本报记者 郭海瑾
对于《红楼梦》,人们总有着或多或少感兴趣的话题:版本、主题、人物,亲情、爱情、家国情,阅读方法、研究方向……生活的、情感的、艺术的、学术的,说不尽、聊不完。近日,在中国红楼梦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上,专家学者们就对相关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读《红楼梦》不得不提版本,自1791年程甲本刊刻以来,又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程乙本的大量出版。其实,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即脂砚斋评本就陆续被发现,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梦觉主人序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梦稿本、列藏本等,达10多种。在今年的学术年会上,专家学者对版本又有新的解读。比如,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军华通过比勘蒙古王府本与其他脂本之间的文字及批语情况,结合《红楼梦》批语传抄规律,认为蒙古王府本底本形成时间较早,应在乾隆丙子之前,并以此对蒙古王府本底本作出推测,认为其应该是甲戌本批语不断累加过程中一个较早的传抄本,大致形成于“甲戌抄阅再评”至“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之间,也即是乾隆十九年(1754)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之间的一次整理本,极有可能为尚未面世的三评本。
《红楼梦》塑造的人物群像更是言不尽,且不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就连贾环、贾琏以及晴雯、袭人等也大有研究空间。比如,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同胜以贾环为中心来考量《红楼梦》的隐性进程叙事,并采用文史互证的手法,把曹家的故事跟《红楼梦》文本叙事结合,提出了很多非常有创意的观点。
这些讨论对于今天我们阅读《红楼梦》大有裨益。张庆善表示,无论是阅读《红楼梦》,还是研究《红楼梦》,如能把《红楼梦》放到世界文学的坐标中,用世界的眼光看《红楼梦》,那将会开阔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对《红楼梦》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正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