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意亮
“像安乐村这样的抗疫故事,正在渐渐离开我们,越走越远。但是,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故事、流淌过的汗水、呼喊过的渴望、荡涤过的情感,他们不容忘却也难以忘却……”不久前,由上海市闵行区政协主办的“守护安乐”主题摄影展暨《那个春天》《安乐日报》发布座谈会在“上海市书香政协建设实践基地”慧音蓝屋举行。再次讲起那段日子发生的故事,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小小停顿了一下。
“我们每一次回味、感慨,都是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感悟,对群众感情的珍视,对求真精神的淬炼,这也是我们发布《那个春天》《安乐日报》和举办本次摄影展的初衷……”言至此,祝学军又停顿了一下。
短短100多字屡屡“停顿”,期间占据思绪的,是2022年不寻常的上海春天。
村级小报里不平凡的人和事
颛桥镇安乐村是典型的“城中村”,人口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是疫情防控重点村。4月初,祝学军带领区政协委员、机关干部集结了一支抗疫突击队,进驻安乐村,在抗疫第一线坚守53个日夜直至最后胜利,其间留下了珍贵的“驻村日记”。抗疫突击队还编发了村级小报《安乐日报》,发布在48个村户微信群里,用于公开疫情防控信息、回答村民关心的问题。
“今天终于看见‘活’的超人了!”主持人王海波口中的“超人”,就是《安乐日报》里“以一人之力守护一厂”的志愿者武大超。4月6日,村里同意武大超当志愿者。当天晚上,他就把所在厂区100多人的信息登记好、建了群,之后每天给所有人送抗原检测试剂,把村里为来沪务工人员提供的一日三餐送到每一家。
《安乐日报》的不少照片出自陶志军委员之手。作为区文旅局群文干部,他一边奋战一边报道,拍下了1万多张“守护安乐”的照片。在摄影展现场,他说:“回味那些人、那些事,总能感受到那些重压下依然勃发的生机和希望。”
在“大上海保卫战”中,闵行区广大政协委员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在“大白”“团长”“快递小哥”等多种角色中转换,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发言人”,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硬核力量”。这些故事作为闵行政协人众志成城抗疫的见证,都被记录在了《那个春天》电子书中,传递出大家抗疫奋战的精神风貌。
抗疫“小切口”折射未来发展“大方向”
“红军,有没有人员能一起进村?包括你一共需要10个人。”
“没问题!”接到区政协秘书长要求组建抗疫突击队的电话,朱红军委员当即通知他所在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按他划定的公司员工名单,通知大家立刻收拾行李进村!
让颛桥镇党委副书记何凡惊喜的是,“红军”还带来一辆宝贵的运载卡车、若干电瓶车。朱红军说:“我的队伍是有经验的,在村里电瓶车比轿车好使。”他把村委的工作比作公司管理、把志愿者团队为群众做实事比作项目管理。“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要知道他们的诉求是什么、目前什么状态,并建立协商沟通的‘桥梁’,这样工作起来才更有针对性。”
朱红军和他的抗疫突击队的故事,让市政协界别和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于秀芬颇为感慨:“通过安乐村这个抗疫‘小切口’,让我们看见了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志愿精神,也看见了闵行精神和政协精神。”
在“大上海保卫战”期间,闵行区政协以颛桥镇协商于民工作站为抓手,呈现了人民政协服务基层的实效。“我们守护安乐,不但守护她的过去和现在,更守护她的将来和希望。”在委员们看来,安乐村的春天才刚刚开始。未来,村子还将以消除防疫风险隐患为契机,全面加速城中村改造,凭借紧邻“大零号湾”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发挥“大零号湾”溢出效应,全面对接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整体建设。中共闵行区委领导则表示,《安乐日报》和《那个春天》记住了艰难、执着、努力和胜利,也将进一步推动安乐村、闵行区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