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慈善周刊

无声画室里的有爱世界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06日   第 11 版)

孙晓苍给学生上课

在陕西省西安市振华南路,有一间名为沧笑的画室,虽然有不少学生在此学习画作,但这里却总是寂静无声。

时间久了,周围的人们才知道,这是一间面向听障学生的特殊画室。就在不久前,这间画室又有17名学生顺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画室的主人叫许微笑,人如其名,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哪怕她口不能言,耳不能听。

很小的时候,许微笑的世界就因为疾病失去了声音。但她对色彩特别敏感,一根根不同颜色的画笔,在她手里,就是一座座与世界沟通的桥梁。父亲发现女儿的绘画天赋后,开始用心栽培,最后她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

许微笑的丈夫孙晓苍毕业于长春大学美术系,也是一位听障人士。同样的经历和热爱,让他们对想学美术的听障学生尤为关注,对他们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有切身的体会。

在普通的培训机构,老师都是健听人士,和听障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困难,昂贵的费用也常让家长们望而却步。

于是在2015年,夫妇俩成立了沧笑画室,专门招收想考美术专业的听障学生,“希望更多和我一样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完成他们的求学梦想,找到一份好工作。”许微笑打着手语说。

沧笑画室就开在孙晓苍和许微笑家里。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和父母商量后,腾出一套房子改造成画室。一开始,画室的进展并不顺利,只有3位家长因为收费低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孙晓苍和许微笑没有辜负他们,孩子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爱上了这里,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于是不久后又多了3名学生。

沧笑画室渐渐在听障学生中火起来是在第二年,因为首届6名学生全部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慕名而来的孩子增加到20多名,最多时超过30名。

这些孩子中,有一些家庭条件较为困难,许微笑夫妇就对他们减免费用。一些孩子住得远,夫妇俩就买来折叠床,免费为他们提供住宿。

听障学生想要实现大学梦,要付出比普通人多得多的努力,夫妇俩深知这一点。而他们作为教师,想教好这些学生,也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耐心。有些学生迟迟进入不了状态,两位老师只能放缓节奏,有时候一个问题要重复讲十几遍,但只要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师生们就会一起高兴半天。

2017级的涛涛,曾是个性格叛逆、粗心大意的学生,来画室上课后,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老师看好我,我不能辜负他们。”涛涛告诉别人。后来,涛涛如愿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对两位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遇到好的人生导师。”他写下自己的心声。

画室开办6年来,孙晓苍和许微笑可谓苦甜参半。曾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不到40岁的孙晓苍患上了高血压,甚至想过不干了,但看到学生们期盼的眼神,还是决定坚持下去。

“孩子们很辛苦,有的凌晨5点就出发了,晚上7点才到家。为了求学,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孙晓苍说:“所以我暗下决心要全力以赴,手把手辅导他们,不辜负他们和家长的期望。”

他们的付出也收获了累累硕果,6年里,85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在两位老师的影响下,有些学生打算在毕业后做一名特教老师,为听障儿童服务;还有些学生,经常在放假时帮忙指导师弟师妹们作画。

2021年,夫妇俩还以沧笑画室为据点,成立了西安市沧笑助残中心,希望通过开展文化助残、资助困难学生、关爱特殊儿童等活动,让更多残障孩子得到帮助。

这两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机构很难开展上规模的活动,画室维持也更加艰难。但许微笑说,他们会一直勇往直前,在无声的画室里,创造出一个独特有爱的世界。

(袁霖)

2022-09-06 袁霖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558.html 1 无声画室里的有爱世界 30,55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