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惠娟
夏末秋初的太行山上,绿意葱茏,瓜果飘香,一派丰收在望。
在教师节来临前,一辆标着“青春有为,强师有我”的电影大篷车,载着下乡支教的师范生,从北京师范大学出发驶向太行山深处的马兰村。今年冬奥会期间,那群头顶中国红身穿虎头衣的马兰花合唱团孩子们的天籁童声惊艳亮相后,让这个藏在山坳里的小村庄一时间被公众知晓,这也让人记住了孩子们身后那位默默奉献的可敬老人——邓小岚。
马兰村边,一条胭脂河逶迤而来。清清的流水诉说着十年来马兰村的风貌以及大山孩子在艺术教育成长之路上的嬗变,也见证了“电影下乡”活动给绽放的“马兰花儿”所带来的精神滋养。
镜头一:山村夜幕下的“电影思政课”
8月23日晚,当夜幕降临,在马兰小学的广场上,一场露天电影《音乐家》正在放映。
影片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先生在阿拉木图重新整理加工完成旷世千古绝唱《黄河大合唱》的故事。影片通过柔软细腻的故事情节和震撼人心的音乐元素,展现了冼星海的光辉人格与民族大爱。
当《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哈两国振奋人心的时代大作时,40岁的冼星海却永远倒在了热爱的舞台上……电影中的这一幕,让很多来现场观影的马兰小学师生禁不住落泪。马兰花合唱团孩子们的思绪也从荧幕上飘到跟着邓老师一起学唱歌的美好画面中。18年来,邓小岚带着满腔热情来到父母战斗过的马兰村,公益教孩子们唱歌。在她的无私奉献下,山村里从未接触过音乐的孩子们爱上了音乐,并通过音乐打开了眼界。
80年前,冼星海先生一首《在太行山上》谱写出民族的觉醒。2022年,从太行山上走出的“马兰花儿”站在冬奥的舞台上,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教育和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新貌。这也是此次“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河北行”选择在马兰村放映《音乐家》的匠心所在。
“音乐是无国界的,音乐语言是相通的,电影中的歌曲,成为不同时代中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在振奋人心方面的作用有无穷的力量……”“电影下乡”项目的发起人、总策划、总导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希望能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音乐人生中,为热爱音乐的马兰村的孩子们开启音乐美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的启蒙之旅,他也希望孩子们通过光影去看世界,在电影艺术中体会世界之美。
镜头二:电影艺术,架起乡村孩子的“彩虹桥”
“电影下乡”活动不仅通过电影这一独特载体让乡村孩子感受艺术之美,同时也期待用电影艺术点亮乡村的夜晚,为村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闪烁一点微光。
8月24日晚,支教团放映队将荧幕支在了马兰村的小广场上,这里,正对着邓小岚老师生前给孩子们艺术筑梦的“音乐城堡”。当荧幕亮起来,劳作一天的村民,陆续被吸引过来。他们或提着马扎,或直接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在光影中洗去一天的疲惫。
太行山的秋夜,凉意颇浓。当荧幕上最后一行字幕隐去,仍有一对王姓父女静静地坐在荧幕前,眼神中充满了不舍。
“电影放完了,您怎么还不回去呀?”“从北京来大学生给我们放电影,难得来一趟……”记者和这对父女的一番对话,掀起了他们内心世界的精神波澜。
这位80后的父亲年少时酷爱看书,但因家庭条件原因很早就下田务农了。那时,看露天电影成为他最大的精神慰藉。“今年,我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她能出去读书,我很高兴。”
父亲表达完内心的幸福,女儿王燃(化名)也讲述了她和音乐的情结。王燃曾是马兰村小乐队的一员,小学时曾跟着邓老师学小提琴,“邓老师常给我们说,音乐就像朋友,无论快乐与忧伤,只要你不放弃她,她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王燃告诉记者,每当她不开心时,想想小提琴,想想邓老师,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我的梦想是考上大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王燃看着北师大的师生们微笑着说,“希望我也能考上北师大吧!”
镜头三:真善美的“双向反哺”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为人民大众所难以忘怀的不仅有来自于电影作品中的一段段故事,更有来自于电影中那些耳熟能详、口口相传的一段段音乐旋律。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在8月23日晚举行的“北京师范大学美育实训基地”授牌仪式上,“电影下乡”顾问团专家、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教授掏出随身携带的口琴,即兴为孩子们演奏了一首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同名主题曲,让现场气氛高涨起来。
琴声悠扬,旋律激荡人心,现场的孩子们都不由自主跟着琴声哼唱起来,熟悉的旋律飘荡在夜幕下的小山村。
“美育支教是一种双向的审美哺育过程,一方面支教团成员用专业向孩子们传授艺术知识,另一方面,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及孩子们的纯真之美也在浸润着支教队伍的每个人。”演奏完毕,周星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句话也说到了对支教团成员的心坎里。几天来,通过升旗仪式、歌会、公开课等音乐专题活动,支教团成员和马兰小学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互相感动着。
“我们带来美育,也来接受乡土的美育,山水田园、风土人情都给我们带来书本课堂上学不到的纯真、感动和美丽。”北师大艺术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陈思仿用诗一般的语言说出了她的支教收获。
而作为从河北走出来的大学生,郑佳瑶和李若雨此次家乡支教,体会更多。她们想用知识反哺家乡,于是二人联合备课,一同为孩子们上了一堂主题为“音乐的力量”的美育公开课。
李若雨是一名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她毕业后将回到县域中小学任教,因此对乡村孩子带着深深的情感。“邓老师18年来坚持对山村孩子普及音乐之路的无私奉献,本身就是大美;山村孩子对音乐淳朴的表达和虔诚的心,是天然的美!”李若雨说。
郑佳瑶是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声乐专业的大四毕业生,这也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来到农村。为了给孩子展示自然之美,她和支教团成员前往田间地头录制了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加上乐器伴奏及后期制作编曲,剪辑了一首原创曲子,在公开课上播放给孩子们听。“哇!没想到我们平时熟悉的风声、流水声、虫鸣,竟然这么好听。”当生活中的声音变成课堂上的音乐作品,孩子们很是兴奋和欣喜。而孩子们发自内心地喜爱也进一步激发了她的艺术创作灵感。
郑佳瑶此行另一个收获,是结交了一位“手拉手小琴友”。“这个小男孩曾跟着邓小岚老师学吉他,很有音乐天赋。邓老师去世后,他有点消沉,也没有了学琴的热情……”郑佳瑶想通过这次“手拉手”,激发小男孩克服困难、勇敢追梦。
“郑老师,您快要走的时候,我有些舍不得您。我希望您能一直陪在我身边……”支教临近结束,小男孩给郑佳瑶写了一封信。看着孩子稚嫩的笔迹和真诚的心里话,郑佳瑶眼眶湿润。她也给孩子写了一封信,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表示自己愿意在音乐学习方面给予他帮助指导……
镜头四:将课堂搬到乡村振兴的大地上
“北师大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我们戏剧与影视学系有‘双一流’A+的学科专业优势,如何通过电影这个载体,将北师大‘强师工程’师范生培养和戏剧与影视学系的专业优势完美组合起来做点公益活动?”在“电影下乡”项目的制片人、执行总导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陈刚的心里,“强师工程”和“电影美育”这两个关键词早就相遇。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思考策划后,这个公益项目正式启动,最终以北师大师范生为主体组成了“电影美育支教团”,通过“电影大篷车”的形式走进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及刚刚脱贫摘帽的各乡村基层,希望在提升乡村青少年的艺术感知力和人文素养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电影下乡”团队中,除了师范生、青年文艺志愿者外,还有一支科班的“纪录团队”——他们都是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的大学生。几天来,他们通过镜头和文字,对乡村支教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并通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发出“现场报道”。作为随行的指导老师,影视传媒系的史林老师觉得这种现场教学,比课堂上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更足。
“这是一堂行走的美育思政课,也是设在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教学。我们期待这些学艺术与传媒的孩子们,能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对传媒事业的热爱。”在陈刚看来,好的教学,不仅要让同学们走进生活现场,触摸到有生命温度的质感,而且还要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操作传媒作品的制作诞生过程,从而萌生对职业的敬畏。
“马兰这个小村子,自然风景很美。村边流淌着清清的小河,村后矗立着青青的大山。村里的孩子们也很淳朴,唱起歌来,是那样的快乐。”说出这番话的郭晶是一名来华留学生。在她的眼中,中国的乡村是充满爱和诗意的,“胭脂河水静静地流淌,小兰老师来到了马兰……”她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
“我相信美妙的音乐总能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在音乐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能够乐观、积极地对待生活。”邓小岚生前留下的这句话,也引发陈刚的共鸣。作为老师,他希望学生们走进乡村基础教育一线,通过电影美育和乡村孩子的生命发生联结,让乡村孩子们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向美而生,向善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