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帅
“影片开头是一张结婚照,男女主人公憔悴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因为他们认识还不到一天。”杜诚诚是湖北武汉市青山区蒋家墩社区盲人电影院的义务讲解员。最近,她正在练习电影《隐入尘烟》的讲解。很多听过她电影讲解的盲人朋友并不知道,杜诚诚是一位重度肢残人士。
20岁那年,杜诚诚因为一场病变导致左腿高位截肢。“当时完全不敢想象自己将来的生活。”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虽然不得已休学在家,还是坚持学习。得知武汉市统一招聘残疾人社区工作者的消息后,她鼓起勇气报名参加,并顺利通过招考,成为青山区蒋家墩社区残疾人协理员(社区干事)。
“那时我每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元,但每天都很开心,因为我可以自食其力了,哪怕是做一些细微琐碎的小事,对我来说都意味着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杜诚诚说。
和盲人朋友的结缘,源于杜诚诚的志愿服务梦。2010年,在杜诚诚做完截肢手术一年后,她听说武汉市残联要在每个社区建立盲人电影院,“不假思索就报名了,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帮助有需要的人,也想证明自己能行。”此后,杜诚诚开始义务为盲人讲解电影,十余年如一日。
一部电影最多2个多小时,但为盲人朋友讲电影,杜诚诚需要一次次反复观看……“每部电影看个几十遍是常事。首先要选片,然后闭上眼睛自己先听一遍电影,把听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再反复观看影片,最后才开始写解说词。”提起电影讲解,杜诚诚打开了话匣子,“最后,我会再闭上眼睛把电影听一遍,检查一下我是否遗漏了哪些细节。”
“最难的就是选片。”同为残疾人的杜诚诚情感细腻,偏爱选择一些温馨又有些励志的影片。“为了让视障朋友能更好地理解电影,其中每一个画面要表达的内容、人物表情、人物动作都需要形成文字。”杜诚诚说。
“有些比较难理解的片段,即使两三分钟,可能也要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写解说词。”由于不能久坐,杜诚诚常常趴在床上写稿子,累了就换一个姿势继续写。一部电影讲解稿,按复杂程度通常需要紧锣密鼓地准备一到三个月。遇上最新上映、无法从网上下载的影片,杜诚诚就自掏腰包到电影院反复观看,然后凭借记忆写下解说词。
“我经常会带些吃的‘泡’在电影院里,一坐几乎就是一整天。”因为截肢的缘故,杜诚诚要时不时地拍打、按摩自己的腰和大腿,才能缓解久坐带来的下肢酸痛。
杜诚诚至今记得,电影《山楂树之恋》是她为盲人朋友们讲的第一部电影。“当时我坐在一张小桌子前面,特别安静,大家的呼吸声都能听得清楚。那次大多是有视力障碍的老人和孩子。”杜诚诚回忆说:“第一次讲电影,特别紧张,我能感觉到声音都有些发抖。”
直到电影结束,杜诚诚都还没有从紧张中平复下来。让她意外的是,几个“观众”找过来,握着她的手说:“我活了半辈子,还是第一次‘看’电影。”
“声音能穿透黑暗,帮盲人朋友看懂电影,我觉得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杜诚诚说,那时候她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十余年时间,杜诚诚真正成了盲人朋友看电影的“眼睛”。她为1万多人次的视障朋友们讲了300多场电影,写下了100多万字的讲解稿。
除了在盲人电影院讲电影,她还开辟了网上直播通道。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全国有30多万人次在线收听过她的电影讲解。
除了为视障残疾人讲解电影,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杜诚诚在平时还经常倾听残疾人朋友的委屈和烦恼,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就学等问题。在社区残疾人心里,杜诚诚早已成了他们的知心人……为此,她也获得了全国最美志愿者、湖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
杜诚诚说,无论是给盲人讲电影还是社区工作,点点滴滴都是她努力生活的注脚,也是她追光的足迹。“我就想成为他们黑暗中的那束光。能为同是残疾人的朋友们多做点事,成为他们的光,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