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这10年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14日   第 06 版)

本报记者 陈晶

“这10年,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10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跃升。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9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如是说。

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

“健康中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坚持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主要目标提前实现,健康中国建设开局起步良好、进展顺利。”李斌表示,10年来,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

具体来说,这些健康保障体现在诸多方面:如促进健康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探索建立了健康影响评价评估机制;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逐步构建,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建立;人民健康维护能力明显提升,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84元,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改善明显,农村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5.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达到37.2%等。

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

“一老一小”健康问题始终备受关注,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这10年,我们不断优化生育政策,先后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和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推出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母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进一步向好。”李斌说。

“从全球来看,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远低于中高收入国家43/10万的中位数水平,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低于中高收入国家9‰和11‰的平均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列举数据表示,中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水平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致力于建立完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的综合连续的、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健康获得感。”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表示,“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径。“十四五”期间,国家卫健委将按照“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的要求,重点做好老年人的预防保健,持续开展健康中国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持续推动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2025年这个比例要达到60%以上;把医疗服务下沉到社区和居家,切实减轻失能老年人家庭的负担和全社会的负担;继续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最终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整合型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强化老年健康的保障,加强老年健康领域的学科发展,培养老年健康领域的人才队伍,健全老年健康领域的标准规范,强化老年健康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

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医改取得显著成效

这10年,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的10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顶层设计,国家卫健委抓试点示范,抓重点难点突破,抓统筹协调,抓督导评价,总结推广以三明为代表的典型地区的医改经验,推动医改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医改取得显著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负责人朱洪彪在会上介绍,这些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群众看病难问题有效缓解。国家设置了12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5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5万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二是群众看病贵问题得以减轻。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基本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三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改革导向更加突出。“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方式和工作模式也不断创新。

中医药发展驶入快车道

这10年,还是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十年——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更多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目标得以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更公平、更可及、更便利。

“十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不断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持续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广泛推广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城乡对口支援等举措,把优质中医药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介绍。

秦怀金说,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支持3.67万个中医馆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国85.3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14%的乡镇卫生院已设置中医馆。在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国家通过定向培养、中医全科医生培训等措施,截至2020年底,已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拥有0.66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82.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58.92%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了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生。同时,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已建立省级基地32个、县级基地1820多个,403家三级医院对699家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了对口帮扶,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过去1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在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不管是产业发展、质量提升还是科技创新等均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秦怀金介绍,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服务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充分得到肯定。

2022-09-14 陈晶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914.html 1 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这10年 30,91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