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沙窝”变“金窝”

“骏马”奔腾让达拉特旗焕新颜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15日   第 06 版)

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项目“骏马电站”

本报记者 李将辉

在黄河“几”字弯内蒙古段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缘,盘踞着一条400公里长的“黄龙”,即是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

“风起明沙到处流,沙压房子人搬走。沙蓬窝窝沙葱菜,养活一代又一代。”地处库布其沙漠的达拉特旗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道出了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生存的艰辛。

如今,在这片金黄底色的土地上,出现了一大片蓝色的“波浪”。从上空俯视,层层叠叠组成一幅“骏马奔腾”的图景。这就是国内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项目“骏马电站”。

19.6万余块光伏板驰骋荒漠

金秋九月,站在骏马电站之中,眼望金色的库布其沙漠和排列有序的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交相辉映,紫穗槐等绿色植被点缀其间,是一幅令人震撼的场景。

为何起名“骏马”?它是利用与周围低矮植被、黄沙间的色差,由19.6万余块光伏板组成一匹奔腾的骏马,寓意“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

它不仅是国内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还是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

2017年,达拉特旗把荒漠化防治作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开始在库布其沙漠谋划建设占地10万亩、规模为2000兆瓦的光伏治沙项目。

作为全国第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之一,2018年6月30日,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动工,并于当年12月17日实现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发电。其中,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投资建设了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1号和4号项目,开创了133天建成300兆瓦沙漠光伏电站的先河,其中就包括“骏马电站”。

“林光互补”让“沙窝”变“金窝”

“你给我一片沙漠,我还你一片绿色。”这是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党委给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承诺。

为履行这份承诺,电站采用“林光互补”模式,即“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树”,在光伏阵列间种植紫穗槐、黄芪等经济林,在光伏板下种植沙生灌草植物,在发电同时,实现防风固沙和生态修复,保护光伏阵列间地面免遭风沙侵蚀。

据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国俭介绍:自投运以来,项目已累计输出绿电23.1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5万吨。同时,推动沙漠生态治理,截至目前已累计治沙1.6万亩,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在此基础上,光伏场区还着力实施“光伏发电+沙漠治理+生态修复+农林种植+旅游观光”等多级支撑的“沙漠经济先导区”建设。

当地以高头窑煤矿疏干水为水源,通过水质提升工程,将煤矿疏干水变为基地产业用水,使沙漠生态修复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沙漠有机农林、沙漠特色旅游等多产业高效结合,从而延长光伏产业发展链条。

每当路过这片电站,当地人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热心地给外地人介绍——曾经荒芜的“沙窝”正变成“金窝”,成为我们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技术突破保障电站稳定运营

壮观的景色让人流连,但也不禁引人疑惑——沙漠环境相对恶劣,如何去维护电站的稳定运营?

“骏马电站”采用的是分布式光伏技术。作为一种可就近开发、就地消纳、便捷的发电方式,它也被认为是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

为保障如此大规模的电站稳定运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选择了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

据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蒙西新能源达拉特光伏电站负责人苗瑞军介绍,华为提供的包括智能组串式逆变器、电力载波通信(PLC)、智能IV诊断、智能光伏管理系统等先进产品和技术,都可以维持光伏电站的智能化发电和运维。比如,智能IV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以像CT扫描一样快速了解电站“健康”状况,让运维更轻松。

华为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解释说,华为组串式逆变器的多路MPPT设计,较传统集中式逆变器,可带来更多发电量;华为无易损件、自然散热等成熟技术,让逆变器在场站的高温和风沙环境中仍稳定可靠运行,不容易发生故障……

如今,以“骏马电站”为代表的光伏治沙模式正向更多西部沙区推广。正是这一个个技术的突破,汇聚起过去不可想象的变化,让曾经的荒漠焕发新生。

2022-09-15 李将辉 “骏马”奔腾让达拉特旗焕新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970.html 1 “沙窝”变“金窝” 30,97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