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帅
从“毛竹”到“工艺品”的逆袭
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位于赤水河畔,浩瀚无边的竹林一望无际,不仅形成了万山空翠、竹林啼晓的风景,也为“赤水竹编”这份传统工艺提供了最天然、最原始的原料。
每天清晨,杨昌芹习惯在这样的“天然氧吧”跑上几公里,风雨无阻。
“一天大概只能睡四五个小时,跑步可以让我保持更好的状态。”作为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传承人,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她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
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是一栋三层小楼,墙上写着“带学一门技术,带动一批群众,带富一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一层展示柜内,竹编瓷器、竹编首饰、竹编禅意香炉等现代竹编工艺品琳琅满目,这就是杨昌芹的筑梦之地。
选竹、起篾、拉丝、编织……100多位员工在基地各自忙碌着,杨昌芹不时指点教授着竹编技艺。在杨昌芹手中,一厘米的竹片还可以分几十次甚至更细。“我们申遗的时候,用专业工具测量过,4片竹丝折叠起来只有A4纸那么厚,可以说是细如发丝。”杨昌芹不无骄傲地说。
这100多位员工大部分是附近村寨的乡亲,“此外还有很多不方便过来上班的,就在家灵活就业。”杨昌芹说,产学研基地间接带动了周边30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此外,它还承担了当地研学体验和大学实践基地等作用。
1990年出生的杨昌芹,已经与竹为伴15年。“竹子很素雅,柔软中带着坚韧。它可以很软,也可以很韧,就看你用在什么地方。”杨昌芹这样评价常年和她打交道的“老伙计”,许是交道打得久了,认识她的人都说,她和竹子越来越像。
杨素芹的手指上有很多伤疤,“我是留疤体质,编一些立体的或者稍微粗一点的作品,手上就会有水泡,磨破了就成了疤。”但流血也好、受伤也罢,这些都没有改变杨昌芹学习竹编的初心,“对于我来说,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幸福。”
“一根竹子,如果当作加工材料卖,最多不超过10块钱,但我们经过杀青、破篾、染色、拉丝、编织等20多道工序,制成各种竹编手工艺品,一件器物就能卖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杨昌芹说,就是山上这一棵棵青绿的竹子,成了周边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法宝”。
选择热爱
杨昌芹的故乡是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学四年级时,父亲的突然病逝,让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肩上。虽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懂事的杨昌芹初中毕业后还是选择了外出务工。
“摆地摊、刷盘子、保洁、收银、炒菜……”杨昌芹无奈地说,自己干过很多工作,在外吃了不少苦头后,她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我觉得还是需要学习。”于是她用打工攒下的钱考入了印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当时她为自己选的专业是幼师,希望在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职业学校读书期间,一个由当地政府资助的免费前往赤水大同镇的学习项目深深地吸引了杨昌芹。“屏幕上一幅竹编画让我挺吃惊的,从来没想过,竹子居然可以编成画。”杨昌芹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多一门技能就多一个选择就业的机会。
陈文兰是贵州省级赤水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杨昌芹的老师,沉默好静的小姑娘曾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别人都早下课休息了,但老能看到这个小姑娘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摆弄手里的竹子,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陈文兰说。
陈文兰是一个和蔼的长辈,但也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在近乎苛刻的要求下,杨昌芹原本纤长娇嫩的双手没少受罪。“刚去时是冬天。”杨昌芹记得,那时候她每一个手指都“肿得发亮”,“长了冻疮,非常痒,感觉手都动不了。”
吃了不少苦头的杨昌芹,很快在老师的指点下找到了竹编画的窍门。不到两年时间,杨昌芹就成为熟练驾驭竹编画的工艺师。“悟性好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她肯学肯钻研。”陈文兰说。
不到20岁的时候,杨昌芹就因技艺出众在赤水工艺界有了小名气。此时的她突然发现,自己对这门手艺的热爱远超她的想象。为此,她决定放弃进入当地的公立幼儿园工作的机会,选择继续从事手工制作。
“另类”的传承路
随着技艺的成熟,杨昌芹多次获得省内外工艺品大奖。2015年,杨昌芹当选为贵州省最年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
“看到了很多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如何才能让古老的手艺获得更好的传承,如何才能给传统的工艺注入新的生命,杨昌芹想要试着走一条“另类”的传承之路。“再精美的传统制品,只能被少数人观赏,很多年轻人还是觉得是老古董。”她认为,唯有让每一件作品对生活产生价值,激发它们的实用性,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使用和欣赏。
2012年,杨昌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收获大笔订单的同时,她也将更多的设计新元素融入对新产品的开发中。在不断扩充的团队里,就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人,“想让非遗回归生活。”
如今,杨昌芹的作品早已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产品。在她的设计中,最多的是将瓷器和竹编结合,也有大量的生活用品和旅游产品开发。这些作品不仅大大增加了原有物品的实用性,也巧妙地将生活美学融汇于每一件作品当中。
“我们首先要吃饱饭,才能谈发展和传承,才能带着更多乡亲们致富。”杨昌芹的努力让竹编工艺在省内外甚至是全国大受欢迎。
杨昌芹所在的大同古镇,是昔日繁荣的码头,如今却略显冷清。这里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大量留守妇女滞留家中。
杨昌芹的团队里就吸纳了大量这样的妇女。“我很愿意把我这份手艺传授给周边这些留在家的妇女,她们很需要这份工作,这能够让她们安定地待在家里带小孩和照顾老人。”杨昌芹说,她从小就在留守家庭长大,很明白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在村口渴望家人回来的那种眼神。
“以前没收入,现在一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大同镇村民黄永琼笑着说:“家里两个小孩在上学,有了这份收入,家庭负担也小了不少。”黄永琼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家里有两个孩子和两位老人需要照顾。虽然她也想找份工作缓解家庭压力,但实在分身乏术。
杨昌芹的团队里,百分之八十是像黄永琼这样留守家乡的普通主妇,因为家务负担,她们常年没有机会融入社会。如今,在杨昌芹的传授下,她们不仅获得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品尝到了作为新时代的职业女性的那份骄傲。
除了留守妇女,杨昌芹还吸收了周边为数不少的残疾人和家庭困难人群工作。曾经闲置的劳动力,在拥有了一技之长后,重新获得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机会。
刚学竹编的人,常有产品不合格的情况,杨昌芹亏钱也会原价回收,“先保证她们的收入,再告诉她们哪里需要改进。”杨昌芹说:“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不能以次充好,这些产品也不会流入市场。”
这些年杨昌芹的一系列举措,在不知不觉中带动了大同镇以及周边乡镇的脱贫致富,也为自己获得了许多荣誉——“中国年度非遗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虽然越来越多荣誉和头衔加身,但杨昌芹总说,她依然是那个最普通的手艺人,“其实不管怎样,还是会一辈子好好做我的手艺。”
如今走在大同镇,常能看到这样静谧温馨的幸福场景:很多年轻妈妈坐在自己门口,一边是她们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地做着竹编,一边是身后竹篓里的孩子正在香甜熟睡。“这,或许就是我能想到乡村振兴最幸福的模样。”杨昌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