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追索流失文物 担当历史责任

——全国政协“逐步完善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体系和机制”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综述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21日   第 02 版)

本报记者 刘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近年来,我国采取有力措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工作成果受到广泛瞩目。同时也要看到,海外流失文物返还涉及各种复杂因素,相关工作还面临许多艰巨挑战。

9月13日下午,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召开“逐步完善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体系和机制”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与提案承办单位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协商交流,推动提案办理落实。会上,随着提办双方互动话题逐渐深入,问题更加清楚,建议也更加明晰……

■ 将道义的正义转变为法律的正义

“近代以来,我国珍贵文物流失十分严重,由于相关领域国际公约和规则均由欧美主导,加之历史文物流失和返还的各种复杂因素交织,目前我国近代以来因战争掠夺等非法手段而流失海外的大量文物追索困难重重。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关键是要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建议成立专家委员会,专门研究国际领域中前瞻性、难度大的法律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促成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国际规则。”主持会议的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对外友好界联系人孔泉介绍提案情况时表示。

远在巴黎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通过视频参加了此次会议。他介绍,现行国际流失文物追索的主要依据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但对1970年前非法进出口的文物,不具备溯及力。此外还有一些公约,都面临约束力有限等难题,这也阻挡了众多流失文物的“归家”之路。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丁伟认为,虽然法律条款的修订复杂困难,但不能因此而等待观望。他建议,要逐步完善我国国内立法和司法解释,积极签署国家间文物保护双边协定,进而推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国际法规则修改和完善,将道义的正义转变为法律的正义。

“追索一件文物的背后,凝聚着大量基础性工作,需要工作人员阅读上万份文件,才能形成系统性论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赵梅如是感慨。她也表达了大家的一致愿望:“当前很多珍贵文物回归祖国,民众感到非常自豪振奋,希望通过法律等途径使更多的国宝早日回家。”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驻会副主任王民认为,海外流失文物追索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应把这项事业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我国外交大局中统筹谋划。各有关方面应更积极主动、稳妥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在流失文物追索对外工作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和存档,在漫长的追索过程中留下印迹。

■ 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近年来,中国以及其他有相同关切的国家有不少文物成功回归的案例。但需要警惕的是,西方国家抛出“文物国际主义”概念,对抗文物流出国追索要求,试图永久霸占他国珍贵文物。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前驻西班牙、巴西、墨西哥等国大使邱小琪表示,中国可以同有文物追索需求的海外国家建立密切联系,形成“文物追索返还联盟”。这些国家在漫长的殖民时期饱受压迫,他们在追索流失文物方面与中国有同感有共鸣,通过合作可以在国际上产生正向的价值力量,对文物流入国形成国际道义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前驻印度尼西亚、比利时、希腊大使章启月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深度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治理,在交流合作中不断提升我们的能力水平,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方式推动文物追索工作。同时应把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同文物保护、考古等结合起来,利用国际合作更好了解文物遗失情况。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日报社原社长兼总编辑周树春建议,要立足中国历史实情,借助国际合作加大舆论宣传,向国外深度解读流失文物背后的故事,促使“主动归还”的价值观被更多的国外民众了解认可。

“可考虑适时发布白皮书或蓝皮书,推动国内各层面形成共识,特别是向国际社会系统全面阐释中国的立场和诉求。”孔泉呼应道。

“加强国际合作也需要我们打好国内工作的基础。”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户思社在发言中表示,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前提是需要国内有更加专业的体系建设,包括理论研究、保护挖掘、成果运用等,争取在国际规则和议题设置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周力对此非常赞同,他认为,海外流失文物追索工作任重道远,当前迫切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人才队伍,综合运用法律、外交、执法合作等手段,深入开展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工作。

■ 创新形式凝聚社会力量

流失海外的文物每一次“回家”都续写了中华文脉。在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有关部门同志的情况介绍中,委员们了解到,近十年间,有18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党组书记刘玉珠表示,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一方面强化部际协调机制,相关部门加大合作力度,特别是针对重点国家的工作争取取得更大突破。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重要节点、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物,要有一份“家底”,对回归后的文物要做好宣传,通过展览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强化公众对流失文物追索意识的培养和引导。

孔泉接过话题建议,要建立历史流失文物互动网站,吸引并指导民众制作中华文物全球足迹图,比如文物旧图新景对比或将散落各地的文物碎块做成拼图,利用数字技术通过民众的持续积极参与,形成流失珍贵文物的综合数据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提到,多年前上映的一部国产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寻找圆明园失散的兽首并最终让国宝安全回家的故事,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王众一认为,这启发我们要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名人效应、发行纪念邮票等方式,在国际上广泛传播我国民众迫切希望流失文物回归的正义呼声,营造有效的国际舆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副会长宋敬武也注意到,一些关于文物鉴宝、国宝回家的电视节目影响力很大,深受观众喜爱。对此,他建议充分发挥新媒体功能,提升内容质量,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物追索事业。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刘洪才认为,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作用,鼓励他们更多走出去,灵活有效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他们在国际组织和多边场合积极发声,形成“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官民并举”的良好局面。同时,要把握好这项工作的时势度,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文物回归。

委员们的建议得到提案承办单位的认真回应,大家同时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将海外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纳入法定工作职责,公安部会同国家文物局连续多年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专项打击战果显著……与会人员的共识是,虽然追索之路依然困难重重,但加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恰逢其时,要本着上不负祖先、下无愧子孙的担当,履行好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稳步推进、持续发力,让更多文物“游子”回家。

2022-09-21 刘彤 ——全国政协“逐步完善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体系和机制”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1298.html 1 追索流失文物 担当历史责任 31,29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