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慈善周刊

历经苦难,她依然选择奋进与善良

——来自一位“00后”工地女孩的故事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27日   第 09 版)

本报记者 赵莹莹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施展才华的舞台无比广阔。他们中,有的人因为视觉缺陷却在黑暗中奋力拥抱光明,有的历经挫折但笑着面对人生,有的需要他人温暖却依然努力发出光和热……他们向下扎根、向阳生长,立志于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为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上进、奋斗。

从本期开始,本刊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平台等,征集和报道一批身处逆境但胸怀大爱优秀青年的故事,他们来自最基层的市井阡陌,他们有情怀、有责任、有爱心、有梦想,他们用担当奉献唱响青春之歌,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奉献者和追梦者。 ——编者

工地上忙碌的“00后”女孩儿

21岁,正是花儿一样的年纪,很多同龄人或许还在校园里憧憬着未来的生活、享受着亲人的呵护。

然而,命运却并没有给王佳蕊这样的机会。无论寒冬酷暑、风霜雨雪,她都和工友们奔走在建筑工地上。

从晨曦微露到日暮西沉,衣服上满是汗水和泥水,这个女孩依旧笑脸纯真。

“搬砖、和泥、清理建筑垃圾……什么活儿都干,就想多赚些钱。”王佳蕊语气轻松地向记者讲述起自己的日常,显得十分坦然。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王佳蕊亦如多年来的每一天,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地忙个不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下力气,像个“半大的小子”一样。

每天,素颜朝天的王佳蕊穿梭在漫天灰尘的工地,铆足了劲儿,将一推车混凝土运走卸掉后,立刻再回来装第二车,熟练地挥锹让她节省了时间。小推车不大,装满了也有300多斤,对于一个小姑娘来说不轻巧,汗水混合着尘土,在她晒成小麦色的清秀脸庞上印出成长的痕迹。

王佳蕊一大早四五点就出门,晚上7点多才回家,一直在工地忙个不停,中午吃饭的时间都非常紧张,这样干一天,能挣到大约200元。一年下来,王佳蕊能收入6万元左右。

而这一年的血汗钱,刚好勉强能维持她母亲的医药开销。

“再难也不能放弃希望”

一个风华正茂青春靓丽的女孩儿,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和拼命?

对此,工地上的工友们刚开始很不理解。如果不是大家休息之余唠唠家常,没人能想到,工友眼中这个“不矫情、不抱怨,总是乐呵呵”的姑娘,奋力工作的背后,却有着别样的坚强和心酸。

王佳蕊出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乡相公庄村,父亲去世得早,在她10岁时母亲被检查出肝硬化,身体每况愈下,3年前又因脑血栓瘫痪在床。

一家人的重担,一下子落在王佳蕊弱小的肩膀上。重病的妈妈和年幼的弟弟是她最大的牵挂与动力。16岁就出来打工的她,不敢生病,不敢偷懒,拼尽全力,为家人争取生活的希望。

自从以一己之力坚强地撑起整个家,每天四处奔波、早出晚归成为王佳蕊生活的日常。面对摆在眼前的一道道坎儿,乐观、积极、勤劳在这个女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佳蕊告诉记者,她学历不够,又缺少技能,只能选择到建筑工地上干活。

这份工作并不稳定,一个工地完工后得紧接着找下一个。

在工地上,王佳蕊不及其他工友的体型和力量,但非凡的意志和坚强不屈的吃苦精神却一点儿也不差。夏日高温,烈日灼灼,工作10分钟就已满头大汗,王佳蕊总是擦擦汗、咬咬牙,再继续干活……当她柔弱的身影行走在钢筋水泥的建筑工地上,总是让工友们心疼之余赞不绝口。

“这孩子肯学肯干,考了驾照,还经常开着面包车拉货,帮村里的闲散劳动力找活儿。尽管生活这么艰难,她却从来不抱怨,总是乐呵呵的。”工友们说。

下工后,其他人都会放下手里的活计,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短暂休息一下,或是商量着到哪里改善一下伙食,可王佳蕊心里惦念着生病卧床的妈妈,总是心急火燎地往家里赶,给妈妈做一餐饭、喂她喝一口水。

就像《山海情》中的“水花”一样,王佳蕊勤奋肯干。她一直坚信,只要努力去做,一切都会越来越好。“再累再难,也不能放弃对未来和生活的希望。”她笑着对记者说。

“能挽救他人,是最开心的事”

这个平日里拼尽全力、坚强得让人心疼的女孩,心里还装着一份触动人心的大爱: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人重获新生。

2020年11月,王佳蕊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今年4月,秦皇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通知她初配成功。

“自从成为志愿者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期盼着这一天。”王佳蕊说,5月24日正午时分,卢龙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车内为其完成了血样采集。两个多月后,她第一次来到省会城市石家庄。

虽然只有短短5天时间,却是她多年来最放松的一段日子。

4个多小时的采集过程中,躺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病床上,这个“打针怕疼”的姑娘有些紧张,不时看一眼被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点点撑起的采集袋,想到这些生命的“种子”将为一条同样年轻的生命带去希望,她温和的目光中不禁流露出期盼与憧憬的光芒。“能挽救他人,是我这些年最开心的一件事。”王佳蕊说。

那一天,王佳蕊的青春年华再次添上了令人敬佩的一笔——完成24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359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从石家庄返程后的第二天,王佳蕊舍不得休息,又返回工地忙活起来,她努力干满勤、拿满日薪,把赚来的每一分钱都积攒下来。辛苦不言而喻,但坚强善良的她始终坦然面对、勇敢前行。

“21岁不正是奋力拼搏要吃苦的年纪吗?就算再苦再难,我也会坚持下去,加倍努力让这个家好起来。”眼下正值秋收,加上母亲的病情又有所加重,还有正在读初中的弟弟,王佳蕊更加忙得停不下脚,但她依然从不抱怨、从不逃避,用勤劳和汗水打拼着自己与家人的未来。

今年7月,王佳蕊获得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平台颁发的正能量特别奖及两万元奖金。颁奖词中这样说道:“不敢生病,不敢松懈,花样年华……寒冬酷暑奔走在建筑工地的她,吃尽了同龄人不能吃的苦,心里留下的却是超越许多人的爱。”

的确,在最美好的青春韶华,纵然面对生活带来的诸多考验,王佳蕊始终笑着直面以对,快乐地努力成长,明明自己过得也很难,却依然不吝于对别人伸出援手。

这个了不起的女孩,值得被更多人看到;这份生命的刚强,值得所有人为她鼓掌。

2022-09-27 赵莹莹 ——来自一位“00后”工地女孩的故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1606.html 1 历经苦难,她依然选择奋进与善良 31,60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