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警惕“天价盐”陷阱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28日   第 07 版)

近期,喜马拉雅玫瑰盐、波斯蓝盐、美国夏威夷黑盐、法国灰盐等来自世界各地的盐品充斥电商和跨境物流。市面常见400g精制食用盐价格在3元左右,而这些“高端网红盐”的价格比普通食盐贵出几十倍。真如宣传所言,这些“高端”食盐里面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更加丰富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需不超过5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中也提到,2002年、2012年和2015年,我国家庭烹调用盐的摄入量为平均每人每天分别为12.0g/天、10.4g/天、9.3g/天,食盐摄入量虽然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还是比最高推荐摄入量的5g高出了86%。过量摄入盐对身体的伤害不仅限于人们熟知的高血压,还会增加骨折的风险,甚至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注册营养师薛庆鑫介绍。

“这些‘网红盐’一般以‘产地+颜色+盐’命名,大部分带有颜色,或保留原始原料的样貌。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 2721-2015)、《食用盐》(GB/T 5461-2016),对食用盐的感官要求为:‘色白,味咸,无异味,无肉眼可见与盐无关的外来异物’。显而易见,大量吸引眼球的‘网红盐’不符合国家食用盐的感官标准。其实,‘网红盐’只是一款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的盐。”薛庆鑫说,盐的品类无明显优劣,适合自己使用习惯和健康要求才是最好的,不论何种形式的盐,食用时人体摄入的主要成分仍是氯化钠,“网红盐”更天然或更纯净的说法很难得到证实,且食盐中除了钠以外的元素多,意味着杂质多。此外,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有十余种,即使将矿物质吃进肚子,也不意味着它们一定能被吸收,微量元素需要具备特定的存在形式,才能真正被人体所利用。

“比较起盐的颜色,更应该值得注意的是,过量摄入盐对身体的伤害不仅限于人们熟知的高血压等疾病,还会增加骨折风险,甚至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薛庆鑫提醒。

薛庆鑫强调,高盐饮食危害多,但控盐并不难,推荐这6点控盐小妙招:用控盐勺,如0.5g、1g、2g、5g,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出锅前放盐,可让盐均匀地附着在食材表面,更容易让舌头感受到咸味,减少盐的用量;适当用醋调味,咸味可因少量的醋酸而加强,注意少放一点逐渐调味;用天然调味料,如十三香、花椒、葱姜蒜等调味,可减少盐的使用量;注意隐形盐,如果使用酱油、腐乳调味,就要少放或不放盐;学会看营养标签,同款食品中选择钠含量最低的一款,拒绝高盐食品(钠含量≥800mg/100g的食品),可将其换算成盐来衡量自己的盐摄入量,用标签上的钠含量除以400后再乘以对应的规格即可。

(陈晶)

2022-09-28 陈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1675.html 1 警惕“天价盐”陷阱 31,67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