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广告

王西京:

艺术拓荒中的先行者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12日   第 08 版)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西京的“自我革命”,从未停止,或有交融,他的艺术之路正在创造一个艺术的美好家园,更与家国同频共振。

▲《延安记忆》 240cm×200cm 2021年

▲《家园》191cm×197cm 2022年

▲《春潮》270cm×700cm 2004年

《黄河·母亲河》 1800cm×372cm 2013年

蒋肖斌

画家王西京,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掀起过三次“自我革命”。

他的早期作品,在借鉴西方写实绘画的基础上,没有忘记对中国传统水墨精神的探索,将西方式造型和中国水墨精神进行了融合,称得上是“西方写实绘画”融入中国画的典范,由此完成了作为艺术家的“第一次革命”。

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王西京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重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并爆发了“第二次革命”。他以历史人物画和仕女画,打破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界限,以线条美学这一东方审美的核心元素,加上现代审美理念,重新塑造中国的诗意人物,从而实现了新文人画新的超越。

今天,人类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串联起东方与西方,更连接起过去、现在与未来。从2003年开始,王西京以国际的眼光,从欧洲到非洲,创作出了一批超越东西方文化界限和文化立场的作品。从关注中国到放眼全球,这不仅仅是转变描绘对象,还更明示了当今世界的中国艺术家的立场。这就是他的“第三次革命”,余波犹在激荡。

重塑中国的历史人物

阅读王西京,走进他几十年的艺术历程,会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与时代同步,具有强烈的文化自觉。他个人的艺术审美趋向,反映了他对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深刻认识。

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人生,王西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哲学思想。对于传统,他认为:“对我们一代人而言,对传统的无知使对传统的反抗变得苍白无力,换言之,我们距传统不是太近而是太远。”“中国文化之博大,从民间、通俗到士大人文化无不蕴含着一种祥和平静的富贵气息。”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太白的诗在王西京的作品《唐乐图》上有了视觉可见的再现。排箫、琵琶、笙、阮等乐器,在佳人手中演绎,隔着纸张,仿佛都能听到千年前的乐声穿越时空而来,一同来的,还有盛世的宏大气象。

在《竹林兴会图》中,竹林中的贤士或下棋,或饮茶,或鼓琴,神情潇洒,笔墨讲究,气韵通畅,柔而不媚。作品尽态竹林七贤的人生旷达,也反映了王西京深谙民族传统艺术的意蕴、情趣与格调。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曾评价:“王西京不遗余力地进行着中国传统书画实践,兢兢业业地拓展着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空间,而在创新求变后,他的绘画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依然是东方传统艺术中那些最富特征、最有生命的东西。”

历史人物的表达范围也在王西京笔下得到扩展。历史不仅有古代,还有近现代与当代。就像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绝不是留存档案,而是呼应当下。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指导,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美术作品展,于2022年5月22日上午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作品中,王西京创作的《延安记忆》,再现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与人民一起劳动的场景。

王西京说,用水墨艺术的当代语言描绘历史人物,不仅是对伟大历史瞬间的描摹与再现——革命圣地延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走向强大,也见证了中国革命走向辉煌;更是呼应当下的时代精神——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正是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砥砺前行,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除了《延安记忆》,王西京创作过很多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早在1978年,他就创作过一幅西安事变题材的画作《千古功臣》。“不是为了展览,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我就是想画,就是出于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感动,出于一个艺术家的文化责任,觉得有义务把这个题材画好。”

王西京对近现代以及当代历史题材的绘画,从表现戊戌六君子的《远去的足音》,到表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春潮》,从表现汶川地震救援时刻的《守望生命》,再到《人民的重托》《责任重于泰山》等作品,他追溯已往的历史,也抓住当下正在发生的历史。

王西京认为,历史题材的绘画创作,一定要忠于历史、再现历史,必须用写实的表现手法,中国笔墨完全可以胜任这个目标,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用中国画表现中国题材和中国精神,用民族的语言去表现人类与世界,关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这是我坚守的一个创作方向”。

王西京懂得,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正在发生变化,艺术家的创作必须适应时代和大众的需求,必须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架起桥梁。他为复归传统所作的努力,是为了创造具有现代感的艺术。但这种现代感是源于东方文明的,不脱离民众,不无病呻吟,健康而充实,这是一种新时代的艺术。

在这条路上,王西京已经尝试并取得了成果。

贯通艺术的“一带一路”

2016年10月13日,一年一度的法国巴黎秋季艺术沙龙展在香榭丽舍大街拉开帷幕,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870名艺术家带来了形式各异的作品。这一年,王西京的作品第一次亮相“巴黎秋沙”。在这次大展中,他的系列作品“发现非洲之美”,用中国最传统的水墨形式,呈现万里之外的非洲人文风情,引发了一场来自西方艺术界与观众的关注和热议。

在王西京之前,非洲在当代艺术话语体系中是微弱、甚至缺席的。2003年,王西京开启了远赴非洲的艺术之旅。埃塞俄比亚、喀麦隆、坦桑尼亚、肯尼亚、南非……王西京已经数不清自己去了多少个非洲国家。在原始荒蛮与现代开发并存的非洲,他强烈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落差,深刻体会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从2012年开始,王西京又连续5次沿着丝绸之路诸国采风,画那里的平民百姓,画非洲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先后创作了《马赛马拉印象》《南非少女》《尼日利亚印象》《阿拉哈巴德印象》《土耳其之父》《和平世界》等域外题材作品50余幅。

王西京坦言,最开始是抱着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的初衷,去画他们的人文风情;但后来,逐渐引发了作为中国艺术家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而“巴黎秋沙”的成功,更让王西京感受到一种使命:在全球语境下,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表现题材,以何种面貌进入西方观众视野,一个艺术家不仅要关注本国的人民,还要关注全人类。

这些作品在“巴黎秋沙”展出时,一名黑人观众特地找到他,用中国的礼仪向他鞠了一个90度的躬:“从来没有艺术家画过我们,没想到中国画家能关注我们一个部落的生活。”

王西京的代表作之一《家园》,画的是叙利亚难民,在一片废墟上,一名妇女正在祈祷。这种家园被毁、流离失所的苦难,这种对战争的控诉,瞬间打动了王西京,也打动了“巴黎秋沙”的评委和观众。

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评价:“放眼全球看待今天的艺术,已经不同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过去的艺术,基本是满足一个民族内部的文化需要和艺术审美,很少去关注民族之外的事。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人类命运走向了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进程。这势必要求艺术家在观念和意识上,创作关注当下、表现当下的作品,尤其是超越民族和文化的立场界限,以艺术的形式,关注苍生,同济天下,拥抱世界。”

也许从绘画本体上来讲,王西京近年来的作品是对“第一次革命”时,以写实绘画改良中国画的回归,但回归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是一种全新的中国画艺术的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这也可能是中国画复兴的曙光,是中国水墨画走向国际舞台的一次实践。

不断变化,艺术才能生生不息

每次见到王西京,他总是穿着深色的T恤或者夹克,得十分隆重的场合才难得一见正装。艺术是他的生命,不是标榜的外显。

在关注大众,“接地气”这一方面,王西京的经历可谓十分特别,他当过18年的记者,曾经出门采访是他的日常。

1946年,王西京出身于西安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就流露出对绘画的热爱与天赋,并渐渐把爱好变为坚定的志向。1966年,他本已考上西安美院,大学录取通知书都已经寄到家中,却因“文革”爆发而中断学业。之后,王西京当过工人,干过水工、电工等各种工种。但业余时间,他没有停笔,坚持给《西安日报》投稿,有写有画,一投一个准。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1968年,《西安日报》从基层工人中选拔人才,王西京从工厂调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专事新闻美术编辑兼记者工作,一干就是18年。这18年里,王西京几乎每天都在画,一幅插图就是一幅创作。当时还经常要去第一现场画速写,画家当摄影记者用,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劳动热潮,王西京一边看,一边就画出来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承接了出版社的20多套连环画创作及年画、宣传画的创作任务。繁重的、高数量的创作任务成就了他的生活积累与艺术积累,从而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王西京致力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为东南亚海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在青海的尖扎、玉树等地区捐建希望小学。2021年12月底,尚在北京参加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的王西京,委托助理向陕西省红十字会捐赠100万元,用于救助为西安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农民工。

“我知道,政府一直在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但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难免会有不周之处。我们也很难想象农民工生活上的具体难处,所以就想着捐一点钱,至少在寒冬腊月让他们能吃上一口热饭。”王西京说,“我想告诉他们,古城人民没有忘记他们,感谢他们为我们城市的建设作出的贡献。”

从年纪看,年逾七旬怎么也算老年人了,但王西京从未“退休”,甚至是身边工作人员眼中的“工作狂”。一幅画,无论多大体量,必须一气呵成,哪怕连着几个通宵,废寝忘食,也要把激情燃烧在作品中。

王西京说,自己的一生都是一个“毁其少作”的过程,前面画的,后面再看,就又有不满意的地方,因为不满意,就需要不断去创造新的艺术表现语言。

王西京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区别古人、区别今人,更重要的是区别自己。他的每一次变化,都向更高的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靠拢,如同他的艺术一样,生生不息。

2022-10-12 蒋肖斌 王西京: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028.html 1 艺术拓荒中的先行者 32,02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