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琳
过去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节点。谈及非凡十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艾尔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正国表示,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他长期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能深切感受到期间的巨大变化。
“首先,企业主体作用不断突出和强化。”杨正国表示,科学家和企业家是创新发展的两条腿。如果说科学家的专长是总结新知识、研发新技术,那么企业家是将新知识新技术向市场转化的关键人。企业家不仅能发现市场中的不均衡,创造新的利润点,也拥有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对机遇的掌控能力,对资本的引入能力,能更好地将新知识、新技术转化成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
回望十年,杨正国表示,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纷纷提出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的发展思路。企业作为资本、人才市场的结合体走上前台,已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以陕西为例,据统计2021年陕西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研发投入强度增幅超过前4年总和。”杨正国举例说。
“其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力量重要性日益强化。”杨正国说,早先我们提到科技成果转化,有人总结为“专家学者有愿望却没精力,企业有需求但没好渠道,政府有号召但难推动,法律有遵循但实操难突破”。他分析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开发机构和企业、政府没有形成合力,缺乏能够提供专业全程服务并为科技成果转移最终结果负责的机构。
这十年来,国家的政策支持让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力量重要性得到强化。2018年12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引入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成果转化”;2019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提出,全国范围内推广“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2022年9月,技术经理人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各地技术经理人协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我们已集聚起一批具有专业素养、投行思维、服务意识的高水平技术经理人队伍,加快了创新供给与产业需求高效衔接。”杨正国说,仅以陕西一地为例,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8.6%,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2.3%,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3.2%。
2021年12月,杨正国发起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技术经理人协会——陕西省技术经理人协会。他告诉记者,协会虽成立虽然不长,但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培养技术经理人565人,组织各种线上线下交流分享活动43场,落地转化科技成果几十项,技术交易额超千万元。
非凡十年,中国科技创新之路已交出满意答卷。展望未来,杨正国表示,我们要继续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