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融媒体记者 周佳佳 宋宝刚
过去十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万户增长到4457万户;民营企业占我国企业总量超九成,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间,民营企业用翻了两番的亮眼成绩单,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在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在不断发展壮大。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底气和自信源自哪里?
“十年间,依托于强大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我国营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府在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利企便民等方面颇有建树。世界银行发布的历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从2013年的96位快速上升至目前的31位。民营企业更为精准地把握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份底气和自信正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中而来。”全国政协委员、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如是说。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凝聚力
“以正威国际集团为例,十年前,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387位;十年后,2021年,集团实现营业额逾7200亿元,位列2022年世界500强第76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5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4位。”王文银介绍。
谈及企业的生存发展且能“抗打”的秘诀,王文银着重强调了内外因素。“外部因素一方面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根本保证;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见证了改革,受益于改革,也推动着改革,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成就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王文银介绍,内部因素即企业内部对发展的内在的逻辑和规律把握得很好。“企业发展有很多核心要素,一是把文化建设做好;二是把人管好、把物管好;三是抓住现金流、利润率、成长性;四是抓好投资控股、融资变现、规模经营、专业分工。”
国富而民强,国家好,企业才会好。在王文银看来,企业内部管理尤为重要,其重中之重是企业文化建设。他介绍,正威国际集团非常注重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对于指导企业发展大有裨益。
“包括外籍员工,通过了解中国的政策,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王文银看来,企业需要有这样的文化及文化力量,从而凝聚起员工向心力。
做企业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创新
以变应变、危中寻机,坚持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成为王文银带领企业发展的准则。
为何如此专注于做实体经济?王文银的视野不仅落在经济层面,还从国家层面的广阔视野中去深入挖掘。
“当前,我国经济从速度、规模型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发展,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取决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实体企业是‘强起来’的大国命脉,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王文银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文银在《关于壮大实体经济强国命脉的建议》的提案中,从统筹政策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制定前瞻性产业政策,降低实体企业税负水平,改善实体经济结构,进一步促进社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提出建议。
“企业家精神对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新时代的企业家当以实际行动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凝聚最广泛的正能量,成为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王文银称,民营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得益于“中国速度”,我们唯有不断学习,努力奋进,产业报国,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王文银看来,做企业,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创新。“创新要深耕、深植于企业家的内心和灵魂深处,做企业本质上是人才迭代与思想迭代、产品迭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显微镜的二维境界,也要有望远镜高瞻远瞩的境界。”
责任背后是“企业家精神”
统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为我国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
因为重要,所以要心中有责任,肩上担当,脚下有方向。“企业家不仅要履行企业责任,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国家责任。”王文银表示。
推动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正威国际集团不仅捐款捐物,也更注重以市场化手段从产业扶贫、技能培训、产业链建设等方面提升欠发达地区的“造血能力”。此外,第一时间为地震灾区、洪涝灾区伸出援手……这些日常而鲜活的细节中,蕴含着一个关键词——责任。
责任背后,则是王文银所说的“企业家精神”。在他看来,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担当作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再创新辉煌、实现新飞跃。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近年来,王文银的提案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强化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我们正联动多个领域的多家企业,抱团发展,协同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也是我们的责任之一。”
“回望民营经济发展的十年轨迹,可以总结梳理的成绩和经验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定实业为本,坚持创新引领,务实推进改革,把实体经济根基筑得更加牢固。我们就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王文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