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波
“麻辣呗!”
一看文题,想必有朋友会脱口而出。
成都的味道,“麻辣”,只是舌尖上的最初感觉。口尝身浸耳濡目染一些时日,能品到的,要丰富得多。
总想用一个字,概括出这城市的味道,反复揣摩,最后觉得还是“平”字最为熨帖。
“平?对头。成都平原嘛!”可能有朋友又会这么说。
当然,从“存在决定意识”看,与天府之国地理环境定然相关,但这里想表达的,只是相关“平”字的内心感受。
一是“平和的味道”。每次出机场坐进成都巴士,总有种“和光同尘”的亲切感,满口川音的司机,会轻松与你聊家常、摆故事,有次还说起他着迷的神怪小说……有个故事很传神:一个天外来客突然空降落地,有别于北京人警觉的目光、上海人艳羡的表情、广州人口馋的嘴唇,麻将桌旁的成都人却是回头招手:“来嘛来嘛,三缺一!”想必,内在平等,表现于外的,就最是平和吧。
二是“平安的味道”。“安逸”“巴适”,是成都人美滋在口的常用词。山河无恙,烟火寻常,此心安处是吾乡。人潮簇拥的锦里,依傍着蜀汉君臣合祀的祠庙;白鹭隔立的锦江,遥应着诗圣流寓的草堂。游人不经意间,又会路过“太阳神鸟”藏匿的金沙遗址。浸入成都的烟火人间,更能深切体会到那种认识红尘又热爱红尘的平安之福。热歌《成都》唱的“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在成都的街上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正是这感觉。的确,几乎人人都在说自己城市的好,还真是极少像成都人那么多的满足、那么少的抱怨。
三是“平实的味道”。楼下小吃店鳞次栉比,绵阳细粉、铺盖宽面、跷脚牛肉……便宜精美的食物尝不完、吃不够。大楼电梯里,偶遇辛苦奔走的快递小哥,他亮着眼睛告知当天送餐已过百单。好友邀请去望江公园喝茶,去处是毗邻薛涛井的密竹丛下空地围坐的大圆桌旁,几只茶杯、几碟瓜子,一把大壶,一道尽享市民“坝坝茶”自在祥和的家聚之乐。
成都人记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诗句,更熟悉“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对联。早听过老话“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又近闻公开征集城市释名时,“成功之都”广受推崇。人才纷纷涌入、精彩创意频出,究竟如何辨识这个“幸福指数”持续领先全国的西部城市?
世界是平的。“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留人的,一定包括它独有的味道吧。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