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民意

乡村振兴路上的别样风景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4日   第 11 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各地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农民更加富裕富足,在广袤无垠的田野和诗情画意的乡村,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画卷、展现出一道道别样风景。

大魏家樱桃

“红透半边天”

叶间梅子青如豆,一树樱桃带雨红。每年初春到盛夏,产自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大魏家街道的大樱桃,会源源不断地从田间地头销往全国各地。

“大魏家街道地处北纬39度,种植的樱桃果体硕大、蜡质层厚、光泽鲜艳、酸甜可口。当地樱桃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近百年前。”大连市政协委员、大魏家街道王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新征介绍说,自2000年起,在政府的倡导下,大魏家街道顺势而为,调结构、强优势、创品牌,辖区10个村全部从事大樱桃生产。迄今,大魏家逐步成为“辽宁特产大樱桃之乡”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州大樱桃”的主产区。

然而,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樱桃集中上市容易造成“果贱伤农”。为此,当地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与金融扶持,广泛推广设施农业。在大魏家街道,3月初温室大樱桃陆续成熟,5月初冷棚大樱桃接力上市,6月初露地大樱桃开始采摘,通过早、中、晚品种搭配和防雨棚的遮光延后,品鲜时间可持续到7月末,再加上气调库保鲜1个月,大魏家大樱桃的市场供应上演着精彩的“接力赛”——实现了长达6个月的产销期。

小樱桃,大产业。如今,大樱桃产业已经成为“撬动”乡村振兴、家家户户离不开的“致富果”。同时,从当年的果农上街“挎篮叫卖”,到经销商纷至沓来“地头抢购”,再到电商云集、快递遍天下。“大魏家大樱桃真正走向全国,还要得益于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王新征说,线下,9个大樱桃市场每年吸引几百家水果经销商入驻,大樱桃即摘即卖;线上,大魏家农业协会整合了10个村、22个果蔬合作社、46个种植大户,与电商平台强强联合,开通网上农场,电商走货量已占到总销量的“半壁江山”。

不仅线上线下销售火爆,每到樱桃采摘季,大魏家百余个大小采摘园开门迎客,一个采摘季就能吸引20余万游客。以樱桃为媒,绵延19公里的海岸线及9个大小岛屿吸引着游客前往观光体验,旅游产业链也被逐步拉长——这里有“中国美丽海岛”蚂蚁岛;有距今1500多年历史的“金州旧八景”之一的“梦真窟”和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金龙观”;有后石村海鲜一条街、荞麦山村渔家游风味店、世贸海上嘉年华、振华海上俱乐部,游客可休闲娱乐、放飞自我;这里还有荣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的王家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的北屏山生态园、鹿鸣岛生态园,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旅游经济前景可期。

一业兴,百业旺。随着大樱桃“红透半边天”,大魏家街道的文旅产业规模也随之持续扩大,农户们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石朕 吕东浩)

宁夏冷凉菜

“城市受追捧”

10月初,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兰星村,来自浙江台州的“老师头儿”尤祥丰正蹲在菜地里查看西蓝花的生长情况。眼下,今年种植的第二茬西兰花正等待采摘,站在田埂边望去,绵延铺展的菜地翠绿一片。

“老师头儿”是江浙一带管田里下苦功夫搞品种研究的老师傅的叫法。为了这次自己优中选优培育出的“耐寒优秀”品种能试种成功,“老师头儿”尤祥丰已经苦等了两个采摘季,而这也是来自大凉山的40名采摘工人腰包丰盈的希望。

“在上海和香港的超市里,标着‘银川西兰花’牌子的,价格是其他地区西兰花的2到4倍。这个品种是可以生吃的。”操着一口“浙普”的尤祥丰说,这次如果能试种成功,就能给当地农民带来巨大收益。

“我们种西兰花已经5年了,越种品质越好,因为采摘过后的叶子会用碾压机压进土里,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让它变得更肥沃,营养更充足。西兰花产业的生命力强,对周边群众来说,就业十分稳定。”这片田的主人名叫马金宝,是土生土长的宁夏贺兰人。2015年,他瞅准西兰花产业,前往浙江请来尤祥丰和其他两名合伙人,成立了贺兰县立岗心园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7年来,合作社的西兰花单品种植从1400亩发展到如今3万多亩,1年两茬,采摘高峰期每天用工600人至700人,每茬西兰花发车9000多吨,供应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

在和尤祥丰的交谈中,他提到最多的,除了西兰花,就是“冷凉蔬菜”这个词。贺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丁书涛介绍,冷凉蔬菜是指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原、平坝和丘陵山区生产的蔬菜。宁夏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这一先决条件使得宁夏年均温度在5.3℃到9.9℃,昼夜温差达13℃到15℃,有利于糖分积累,蔬菜、瓜果含糖率高,具有纯正爽口的甜味。另外,宁夏干旱少雨,夏季气候凉爽,土质疏松,这些因素让宁夏的冷凉蔬菜避免了多种病虫害,安全绿色。

截至2021年底,宁夏全区冷凉蔬菜播种总面积约300万亩,全年瓜菜总产量约720万吨。其中,蔬菜约550万吨,西甜瓜约180万吨。“宁夏菜心”“盐池黄花菜”“六盘山冷凉蔬菜”“彭阳辣椒”“西吉西芹”等冷凉蔬菜的区域品牌逐步叫响。9家供香港蔬菜生产基地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署授予“信誉农场”;宁夏生产的“上海青”油菜被上海市民冠名“宁夏上海青”热销上海……

“我们宁夏的冷凉蔬菜,在区外高端市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占有率日益提升。希望不远的将来,宁夏可以发展成为全国高质量‘菜园子’。”对于未来,尤祥丰充满希望。(范文杰)

邢台北定村

“宛如小城貌”

前几天,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咱村的环村路规划好了,年底前就要动土施工了。”

一个小小的偏远村庄,不仅村子里的街道修成了水泥路,竟然还能像城市一样,修建绕村一周的环村路。这些变化让我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也感受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奇迹。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原河北省任县)北定村。村子的名字取自宋代陆游诗作“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北定”两字。改革开放之前,北定村是三里五乡有名的穷村,周围村的村民甚至编出了顺口溜嘲笑我们村:“好女不嫁北定人,吃饭穿衣愁煞人;房子破来土地贫,全村都是穷苦人。”后来,村里经济好了一些,但和周边村相比,仍然相形见绌。

党的十八大以来,村子里的政治生态、经济建设、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两委”班子进行大调整,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成为主流,农民发展经济的思路大开,农村建设一年一个台阶。村子先是建成了一条商品街,沿街全是二层小楼,租赁给有志青年经营。走在商品街里,就像在城市里逛街一样。

要想富,先修路。10年间,村里把所有街道和胡同里的土路都修成了水泥路,并且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维护路面整洁。路修好了,村子里还挖了排水道,建了垃圾站,安了路灯,用上了煤气。以往乱摆乱放的现象不见了,农民做饭时的浓烟也消失了。在保护生态环境观念影响下,农民积极改造厕所,主动参与河道净化,村子里的脏乱差成为历史。

农村发展要有前途,教育是关键。在上级的支持下,村小学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教育设施现代化、任课老师专业化、后勤保障社会化,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队伍焕然一新。在学校里,孩子们像城里的学生一样,穿校服、吃校餐,老师用多媒体教学,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现在,村里还开办了两所幼儿园,保育和教学设施按照城市示范幼儿园配置,吸引了周边多个村子的孩子来此入园。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知全豹。2013年,表弟在村里注册了一家密封件公司,虽说规模不大,但有厂房、有设备、有工人、有订单,生意红红火火。我的3个妹妹也有了自己的增收渠道。大妹妹一家在村企上班,二妹妹一家开办了铝铸造厂,三妹妹一家注册了橡塑公司。就连年迈的母亲也在家里开办了“吸塑车间”,专门给别人干塑料包装的活。现在的北定村,农民自办企业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未来,我相信家乡也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和妻子商定,待到老家环村路修成之时,我们一定要参加开通仪式,亲眼见证农村建设的又一次飞跃。(张凤波)

小小芡实果

“致富金豆豆”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这几天,安徽省天长市杨村镇北荡村村民柳理云正和请来的帮手一起,划着小船在种满芡实的水田里忙着采摘芡实鲜果。在忙着收获的同时,柳理云也没忘了认真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我家芡实种植由原来的10亩发展到现在的50多亩,这几年的种植收入都很好,今年纯收入可达到12.5万元,小小芡实果都成‘金豆豆’啦。特别是我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也让我的干劲更足了!”看着一框框剥壳去皮、丰满鲜嫩的芡实果,柳理云喜上眉梢。

柳理云曾是北荡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他70多岁的父亲生病需要长期服药、母亲患眼疾近乎失明。妻子早些年外出务工因车祸导致残疾,行动不便干不了重活,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医疗费、学费和日常生活开支压得柳理云喘不过气。虽然他每天起早摸黑出力流汗拼命苦干,但一家5口生活仍然过得“缺油少盐”,捉襟见肘。

改变,从2016年开始。那一年,他家被列为国定贫困户,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各级政府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帮扶和支持。当年,地处水乡的杨村镇将芡实种植纳入重点扶贫民生项目工程,柳理云成了第一批报名参加芡实种植技能培训班的农民。

在相关项目资金和“惠农贷”的支持下,柳理云流转了紧靠高邮湖西岸的10亩滩涂水田,开启了芡实种植致富新路。通过虚心拜师求教、现场观摩学习,水乡长大的柳理云很快就对种植芡实上了手,芡实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近两年家里都有10多万元纯收入,日子越过越滋润。

“2017年,我们家顺利脱贫;2018年,我获评天长市脱贫增收模范;2019年,我们家被镇上评为‘最美文明家庭’。2020年在市里举办的第三届丰收节芡实剥果大赛上,我还获得金奖呢。”说起近几年家里发生的新变化,柳理云脸上充满了喜悦。

自获得全市剥果大赛金奖后,柳理云趁热打铁,创立了“珠湖芡实”品牌。他还联合种植户成立了“理云芡实种植合作社”,除了线下销售,还利用线上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柳理云又有了新的打算:“我想再扩大芡实种植基地,还要动员更多的乡里乡亲参与芡实种植,让更多的人过上富裕美好的日子。”柳理云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有了新指引,生活就有了新奔头。

(王其梅 胡建国 徐金荣)

2022-10-24 石朕 吕东浩 范文杰 张凤波 王其梅 胡建国 徐金荣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651.html 1 乡村振兴路上的别样风景 32,65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