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民意

人民的喜悦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4日   第 11 版)

王树理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国家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欢欣的笑容。当“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普通百姓身上的时候,“普天同庆”这四个字就不仅仅是一个成语,而是变成了看得见的现实。

在最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除了在故乡山东省商河县沙河镇棘城村与父老乡亲相聚,还先后去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喀喇沁旗、山西大同、忻州和宁夏吴忠等地,所到之处,都强烈地感受到了人民的喜悦。

9月23日“农民丰收节”的那个晚上,在我的故乡,在农家客厅的电视机前,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在看这个属于农民自己的节日的专题晚会。大家边看边议论,个中的话题全都集中在电视节目的内容与本村的巨大变化上。见此情景,我拨通了远在黑龙江海林和新疆疏勒的两位友人的电话。他们告诉我,他们那里也都在收看这个节目。因为这个节目太好了,画面全是丰收,语言尽是家常,绝对是最盛大的丰收盛会,只要看了的人,都会说好,都会点赞!

听着大家的议论,我也不由得思考:为什么这样的节目这么受欢迎?首先,农民丰收节,这是农民自己的节日。素有庆祝丰收习俗的中国农民,谁不心生自豪?再加上今年的农民丰收节适逢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之所以“千门万户瞳瞳日”,就是因为党和政府把人民挂在心上。特别是今年农业大丰收,我国迎来了连续多年粮食总产1.3万亿斤以上的好收成。这是多么让人亮眼喜心的大好事啊!和家乡父老乡亲聊天,大家都说今年收成好,全村小麦、玉米单产都在1000斤以上,许多人家都超过1500斤,夏秋两季算起来都在亩产3000斤左右。

不仅农民高兴,城里人也高兴。在山西大同宽阔的古城墙上,我与83岁的老首长张乃胜散步,他告诉我,这些年最让人高兴的,就是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喜悦。大同是高寒地区,有句古词叫“雁门关外野人家,不种桑田不种麻”,但如今可大不一样了。老首长指着灯火阑珊的老城、新城说:你看看,与咱们在这里当兵的时候相比,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啊!确实,50多年前,大同到处都是开采的煤矿,城市乌烟瘴气。如今可好了,城市干净,环境优美。“这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啊!”

好事多多,喜庆连连。在已经基本完成秋收的黄淮海平原,正需要一场透地雨水为越冬小麦播种造墒润土的时候,天工似解人意,从国庆节那天起,一连三天下了不风不火的及时雨。农民高兴地说,有了这场透地雨,今年越冬小麦的播种就更顺心了,省钱省力省操心。小麦这作物,得种得收,可以断定,明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时节,我走进农民王树领家,老嫂子把饭碗端到我跟前,说:你看看,眼下咱的日子多舒坦,吃吧吃吧。最让人开心的不光是吃不愁穿不愁,还有你7个侄子侄女有6个都考上了大学,都在外地工作呢。老嫂子说着说着就笑了,看着他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也笑了。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

2022-10-24 王树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652.html 1 人民的喜悦 32,65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