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周刊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5日   第 06 版)

本报记者 李元丽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化,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会变。我们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坚持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主任刘显忠如是说。

中国今天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刘显忠认为,如果说早期的对外开放属“粗放式”,那么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外开放已开始向精细化方向转变,更加注重对外开放的质量。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及比较优势发生的变化,根据我国的实践发展需要做出的选择。新发展格局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需要在新的发展阶段进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刘显忠认为,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中美两国关系这么紧张,但2021年,中美贸易额却达到了创纪录的75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8.7%。这也足以说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因此,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可以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可以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成为世界发展的贡献者。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刘显忠分析,近年来,我们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具体举措,中国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扎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2020年中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22年1月该协定生效。中国还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外开放方面,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对此,刘显忠认为,这既反映了党的对外开放政策的连续性,也突出了在新发展阶段要在对外开放的制度、规则制定方面有所作为,规范外商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外商的经营有法可依,也可以使外商的权益得到法律上的保护。

2022-10-25 李元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689.html 1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 32,68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