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体健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中共二十大报告将“建成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行动,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施行《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健康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这些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健康需要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为此,建议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要着力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军民融合、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建立完善新发未知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机制,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置水平,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处置能力,全面提升急诊、重症、呼吸、检验、麻醉、消化、心血管、护理、康复等专科服务能力。
二要着力全方位干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广泛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推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监测,强化疫苗预防接种,切实做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控。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综合防治能力,推动防、治、康、管整体融合发展,强化伤害预防干预。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环境健康管理。
三要着力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建立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优化生育服务与保障,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发展妇女保健特色专科,提高妇女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贫血、近视、肥胖、龋齿、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等风险因素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干预,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强化老年预防保健,提高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水平,提升医养结合发展水平,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实现健康老龄化。强化职业健康危害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完善职业病诊断和救治保障,加强职业健康促进和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
四要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推行预约诊疗和日间服务,推动建立多学科诊疗制度,提升综合诊治水平;推动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形成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完善诊疗规范和技术指南,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健全护理服务体系,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以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其他重点监控药物等为重点,加强用药监测和合理用药考核;发挥临床药师作用,开展精准用药服务,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保障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提升血液供应保障能力。
五要着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建设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中医药活态传承、古籍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快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础。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多学科融合创新,努力在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技术攻关、重大药物创制上实现新突破。加强中药全链条质量监管,提升中药材质量水平,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深化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六要着力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新药研发创新和使用,加快临床急需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优质仿制药研发,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加快审评审批,推动医药工业创新发展。优化创新医疗装备注册评审流程,开展原创性技术攻关,推出一批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高质量医疗装备,打造链条完善、特色鲜明的医疗装备产业集群,促进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制造生产。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实施康复辅助器具、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鼓励围绕特需医疗、前沿医疗技术、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应用以及疾病风险评估、疾病预防等服务,增加新型健康保险产品供给。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七要着力强化国民健康支撑与保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强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建设,形成覆盖全国的协同研究网络,启动实施一批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集中力量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贯彻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加快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构建系统完备的卫生健康法律体系,依法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