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厦门:高颜值之城 实现“公园自由”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8日   第 09 版)

本报记者 照宁

周末的上午,在厦门鹭江街道老剧场文化公园里,时常会看到一群大人小孩围在80多岁的闽南文化专家姚景良身边,听他分享各种各样的闽南话趣味故事。这个公园里有很多“老剧场”痕迹,可以看到模仿胶片打造的橱窗,里面装着老旧摄像机、脸谱、快板、铜锣、扇子等。

“这里是居民休闲的场所,社区工作人员知道我熟悉闽南文化,就时常让我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每次都会吸引很多大人小孩。”姚景良介绍,鹭江剧场建于1942年,曾经是厦门的文化地标。2014年在鹭江剧场的基础上建成了老剧场文化公园。

“老厦门”李力先生说:“小时候经常吵着父母带我来这看电影,现在剧场变成文化公园,这个改造特别好。大人们在这里重温儿时回忆,孩童则在这里学习闽南传统文化,一举两得。”

在公园休闲放松是厦门人的日常生活。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郊野公园、儿童公园遍布厦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在忠仑公园,小朋友嬉闹玩耍,大人们在运动健身;在五缘湾公园,孩童静静观赏黑天鹅在水里优雅地游着;在翔安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老师带学生了解红树林构建的特殊生态……相关数据显示,10年来,厦门的公园从81个增加到180个,厦门人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自由”。

在众多公园中,近200个选址灵活、面积小,能满足居民休憩、休闲、观赏等需求的口袋公园尤为值得一提。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初,厦门按照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为补齐城市建成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的短板,实施“百日建百园”工程,新建及改造提升公园绿地102处,其中大部分为口袋公园。

这些口袋公园是在厦门园林绿化部门充分挖掘下,通过梳理街头绿地和闲散的公共空间、边角地块,结合现有绿地进行改造提升,持续推进建设而来的。作为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口袋公园不仅能满足居民日常游憩场所,也是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一个重要载体。

地铁2号线海沧东孚站旁的口袋公园,有一面镂空设计的红色古厝景墙,小巧精致,尽显闽南古韵。位于同安碧溪路的口袋公园,建成浮雕红砖景墙,景墙上刻画了同安文化名人吴必达的文章和画像,还有树池、艺术坐凳环绕景墙,为居民提供了具有文化内涵的休憩场所。

近10年来,厦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持之以恒建设“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绘就了高颜值城市画卷。厦门也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2022-10-28 照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857.html 1 厦门:高颜值之城 实现“公园自由” 32,85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