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书房有茶意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8日   第 11 版)

作者:纪娟丽

不日前参观正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展出的“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穿过古人书房的意涵与物象,不想邂逅一场绵延千年的茶香。

展览分为“委怀琴书”“正谊明道”“结契霜雪”三个单元,分别讲的是书房是什么,书房的价值以及书房的美。来到位于东雁翅楼展厅“结契霜雪”单元,“三友同德”“雅集唱和”两部分带你充分领略书房之美。“岁寒三友”松竹梅,作为文人品格的象征,常与书房相伴。而文人雅集中,则弥漫着浓浓的茶文化意蕴。

蜿蜒的白色展台上,一件件文物茶具依次陈列,仿佛漂浮于水面,正契合了古代文人雅集时曲水流觞的美好意象。而透过这一件件精美的茶具,都能看到不同时代文人与茶的动人故事。

宋代建窑黑釉盏,展现了宋代文人茶的风靡。宋代饮茶之风日盛,与后来盛行的饮散茶的方式不同,宋时流行点茶、斗茶。点茶是将茶末置于盏中,用滚水冲点,注重检视点汤时翻涌的白色茶浪与水线。黑釉盏因宜于观察茶色、检验水痕,成为当时文人斗茶的首选。

宜兴窑紫砂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执壶,则是文人参与茶具设计的杰出作品。该壶一面刻有乾隆御制诗,一面绘有烹茶图,为乾隆御用茶具之一。清代,宜兴紫砂茶具不仅受到文人喜爱,还纷纷参与设计制作,因此盛极一时,名品迭出。

而那套考究的紫檀竹编茶具格,更是文人爱茶的生动佐证。这套收纳有整套品茶用器的格架,在清宫档案中,被统称为“茶具”,包括起炭烧水、备水滤水、煮饮茶泡的器具十余种。据记载,乾隆皇帝受江南文人影响,热衷品茶并兴建茶舍。茶舍内陈设和茶具多用质朴雅洁的竹木、紫砂,带有独特的文人风格。这套紫檀竹编茶具格,就出现于这一时期。

……

书房是古人修身养性的场所,如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读书人往往会彼此相约,于书房、花园、山林之间吟咏诗文、畅谈学问。茶清香淡雅,沁人心脾,既可修身养性,也是会友佳品。两侧展柜里,《西园雅集图卷》《兰亭修禊图卷》等画作再现了文人雅集的场景,定格了苏轼、苏辙、黄庭坚、王羲之等名人雅集唱和的精神状态。穿行展厅,虽不见书与茶,却仿佛看见古人以茶伴读,以茶会友,在或静谧或畅叙中修身养性、俯仰宇宙,涵养家国情怀的文人精神。

书房,承载的是文人精神,而书与茶,正是文人精神的重要载体。古往今来,茶与书相融相通,无论是陆游“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茶”的诗句,还是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故事,都将茶与书共同呈现的文人生活、美好画面勾勒无疑。读书与品茶,都能让人内心宁静,滋养心灵。正如周作人所说,“读文学书好像喝茶,喝茶就像读文学书”。

如今的城市生活,书房对于不少人来说,已经成为奢侈,但文人精神依然可以借助书与茶,深植于人们心中,筑就心中的书房。这个书房可以是家中一角,也可以是自然一隅,有书有茶,还有一颗安静的心,在纷繁复杂中,足够将书与茶一点点放下……

2022-10-28 纪娟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866.html 1 书房有茶意 32,86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