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开挂”的工夫茶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8日   第 11 版)

作者:李冰洁

“开挂”后的茶,不仅保留了泡茶的仪式感,还不失工夫茶的正宗风味。这种新颖的方式,会更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让他们从此入门,爱上工夫茶。

一撕、一拉、一挂、一冲,挂耳包的出现,为咖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冲泡方式,让人能够随时随地品尝到口味堪比咖啡厅的精致手冲咖啡。

茶是否也能如此呢?

还别说,最近就有人向我推荐了挂耳工夫茶。推荐人说,这是她一位做茶朋友的首创。该说法虽然有待考证,但想法确实新颖。挂耳包中装着的不再是咖啡粉,而是茶叶。如此一来,工夫茶也算“开挂”了。

收到这样新颖的礼物,自然要与好友分享,我拿给一位深谙茶文化的姐姐一同品尝。我们手中这款挂耳工夫茶是武夷岩茶中的肉桂,沿虚线撕开挂耳包,袋中茶叶根根分明。3克多一些的茶量虽不算大,但对于新茶客很友好,不会因为掌握不好投茶量使得茶汤过浓。

将茶包挂在公道杯中,徐徐倒入100℃的开水,待滤好出汤,分入二人杯中,整个冲泡工序就算完成。相比于平时用盖碗、茶漏、公道杯的组合,不仅器具流程简单了,泡茶的时间也更好掌握。即使新茶客,也轻而易举出汤,不会让茶汤产生苦涩的口感。

其实,挂耳茶包的使用还可以更便捷,甚至都不需要公道杯。独自饮用时,随便拿一个水杯就可以。不过,因为与平时泡茶一样,一包茶需要三四泡才算“茶尽其味”,所以选择一个稍大的杯子我认为更好。如果杯子小,最好是带盖的那种,每泡完一泡就把茶包放在盖子上,下一泡再挂回去。

从冲泡便捷的角度上看,袋泡茶在市场上早已被广泛接受,而挂耳茶包则是在便捷之上更添品质和雅致。且相比于袋泡茶中的碎茶,挂耳包中是条索完整的茶叶,又采用茶汤分离的方式,在品质方面得以保证其色香味俱佳。

可以这么说,“开挂”后的茶,不仅保留了泡茶的仪式感,还不失工夫茶的正宗风味。这种新颖的方式,会更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让他们从此入门,爱上工夫茶。

当然,挂耳工夫茶包也并不是非得去店家那里购买,DIY也不错。我之前就买了很多挂耳包,咖啡磨好后倒入其中,自制挂耳咖啡包,省去了聪明杯,也不需要叠滤纸,轻松搞定早上的一杯手冲咖啡。

同理,茶亦可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手中的散茶,放入挂耳包中,自制挂耳茶包,按照上面的方法,泡一杯简约而不简单的工夫茶。如此,我们想喝什么茶就泡什么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饮茶习惯放入适量的茶叶,DIY一个专属挂耳茶包,岂不是更合心意?

想到这里,我已经跃跃欲试,准备明天就做一个自己的专属挂耳茶包,为我的办公桌增添一分新气象,也让这杯茶香给新的一天带来新动力。让我和这工夫茶一样,“开挂”吧!

2022-10-28 李冰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865.html 1 “开挂”的工夫茶 32,86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