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家园

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31日   第 09 版)

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术论著

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术论著

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术论著

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术论著

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术论著

本报记者 张丽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及其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以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报记者就此采访相关委员与学者。

——编者按

探寻中华文化基因,推广传播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基因是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及其早期发展阶段初步发育,并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其中就包含思想层面。“思想是历史的精华,一方面,思想史是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凡称得上思想的都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中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在相关学术研究中对中华上古文明的思想文化特质,通过宇宙观、天道观、伦理观、德政观、礼仪教化观、对立统一观、“大一统”观等进行了提炼和概括,认为这属于文化自知,从文化自知必将走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王震中表示,“对中华文明源头阶段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的研究,对于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独特精神标识,对于从文明源头汲取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力量,对于当代文化建设,对于人类文明的比较和互鉴,都是十分有益的。”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扬州大学教授顾农感言,“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无价之宝,应当加强研究、努力普及,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传播推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能够投身于此中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对于如何更好地传播推广中国古典文学中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顾农认为,“面向广大受众介绍和谈论古代文学经典的文章,不宜是引文连篇、冗长艰涩的高头讲章,最好是准确有据、生动清晰的小块文章,尽可能让普通读者看得懂、有兴趣、受启发。要写好这样的短文,需要加强学习,厚积薄发,与时俱进,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让山东大学教授曾繁仁深切感受到,新时代所有人文学者所共同承担的伟大历史使命,既无比光荣也非常艰巨。“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这是最重要的学术精神,以此为支撑,我们一定能担当起党中央赋予我们人文学者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谈到如何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曾繁仁以中国美学为例,认为可以采取中西互鉴与哲艺结合之路。他分析道,“‘中西互鉴’就是立足中华文化立场,借鉴西方有关话语,创造出西方人听得懂的中国美学话语,犹如王国维之‘境界’、朱光潜之‘意象’等。而‘哲艺结合’乃是因为中西哲学差异较大,中国艺术则以其生动之形象早就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中国传统美学又主要体现于艺术之中,通过艺术阐释中国美学国际接受度较大。总之,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我们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美学走向世界,逐步确立中国美学的话语权。”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熊召政曾将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诗句“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视为求学问道的最佳途径。“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到后世影响甚深,至今犹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熊召政表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不忘初心、找回本心的文化风范,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根脉,也是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文化襟抱。“‘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一论断的提出就是历史主动性在文化领域中的杰出体现。坚守住中华文化立场,我们就知道手中这支笔的轻重;也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百花苑的历史责任与个人担当。创新必能创世,文化工作者要争当新时代的弄潮儿,不负江山、不负人民,真正写出无愧于新时代的宏伟史诗。”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人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审美精神与生存智慧的凝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长年从事非遗研究,他表示,“近年来,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做出了重大成绩,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则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传承,并在生活中创新,是非遗研究者要用心思考并在实践中高度关注的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不同的类别与层面,在传承创新方面也有不同的路径与侧重。萧放具体阐释道,“首先,技艺性的非遗,可以材料的替代更新,与产品形态跟今天人们审美情趣与消费习惯的贴近,吸引非遗产品的欣赏者与消费者,从而实现在品物生活中的审美性与实用性传承;其次,生活仪式性的非遗,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服务,通过传承复兴并适度创新具有文化内涵与生命力的生活仪式,如人生仪礼与岁时节会仪式,让社会成员通过仪式的规训与教育、启迪,习得民族价值观与生活信念,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使优秀民族文化成为我们的生活底色;其三,口头传统与表演性非遗,是关于民族历史与传统的文化记忆、审美观念等,通过对这些非遗的传承,强化它与当代人的精神联系,通过创新口头传统与表演艺术的演述场景与媒介形式,让当代年轻人浸染在非遗事象营造的文化环境中,获得文化熏陶、历史教育与审美享受。”

“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以与现代生活相协调为目标,我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与支撑。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是非遗事业蓬勃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工作方向。”萧放说道。

2022-10-31 张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951.html 1 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2,95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