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霜降:淡补脾胃 顺时而食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02日   第 06 版)

唐旭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中的美文描绘了秋色渐浓、芦苇苍苍、白露茫茫凝结为霜的清凉景象,也是二十四节气中“霜降”时节的经典画面。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正如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所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此时气候已经逐渐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夜间空气中的水汽在靠近地面时凝结在草木和泥土上,变成白色的霜花,霜降节气以此由来。

中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草木枯黄凋落,虫兽们都会遵循自然的法则,把自己保护起来,豺狼虎豹会储存过冬的食粮,蛰虫也会不吃不喝地进入到冬眠的状态,万物凋零,一派肃杀之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降时节,虽然草木枯黄,虫兽蛰藏,但若你此时登高远眺,田野中白霜一片,银光熠熠,山林间红叶似锦,银杏金黄,庭院里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自是一番别有韵味的美丽景象。

除了独特的霜降景色之外,霜降还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养生时节,民间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一年补透透,不抵补霜降”“霜降进补,来年打虎”,意思是一年到头的进补都不如在霜降补得好,足见霜降时节养生进补的重要性。霜降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此时补益气血,可为抵御冬季的寒冷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霜降宜淡补脾胃

中医养生讲究四季五补,即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归脾所主,因此,霜降与长夏同属土,土合脾胃,应以淡补脾胃为原则。

常言道:霜降多胃病。霜降前后气温骤降,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胃肠蠕动的正常节律被扰乱,胃肠道防御屏障被破坏,因此霜降前后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的高峰期,常表现为胃痛、胃胀、嗳气、不想吃饭等症状。饮食上除了要避开寒凉、生冷的食物以防止寒邪伤及脾胃外,还要注意少吃辣椒、烧烤等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对胃肠道的刺激。

霜降宜顺时而食

《论语·乡党》中提到:“不时不食。”即到了什么节气吃什么食物,都要讲究“章法”。老人们常说“霜打的蔬菜分外甜”,霜降后部分食物为了抵御寒冷,会将淀粉类物质转化成糖分,因此会变得更加甘甜鲜美,最适合淡补身体,调理脾胃。以下为大家分享几种适合霜降时节的美味又养生的食物:

萝卜。北方地区流传着“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的谚语,白萝卜有行气宽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生津润燥的作用,其中含有的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微量元素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且口感爽脆、清甜多汁,是霜降时节的养生佳品,民间还有“萝卜赛过小人参”的美誉。此时也是白萝卜大量上市的季节,这个时候价格也非常实惠,不妨多吃一些。白萝卜的吃法也有很多,可以凉拌、清炒,也可以腌制,或者用白萝卜煲汤、炖菜如白萝卜老鸭汤、白萝卜炖牛腩等等,都是清养脾胃的不错选择。

柿子。霜降时节最应景的美食当属柿子,老话说“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个时候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可见柿子不仅能够健脾益胃还可以润肺止咳,同时,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可谓浑身都是宝。但是吃柿子一定不要空腹吃,空腹的时候吃柿子会导致柿子里面的鞣酸与食物中的蛋白结合形成鞣酸蛋白,易沉淀胃内,形成“胃结石”,这种结石很难从身体排出,容易诱发胃痛、胃胀等症状,同时在非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还要适度、控制量,以一天不超过2个为宜。

栗子。俗话说“八月梨子,九月楂,十月的栗子笑哈哈”,霜降前后栗子大量上市,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糖炒栗子的香甜。《本草纲目》也有记载:“栗子能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栗子有健脾胃、养气血、止泻、补养后天之本的功效,也有益气补肾、滋养先天之本的功效,加上口感软糯甜绵,霜降时节的栗子成了人们时令进补的首选。栗子不仅可以糖炒,还可以水煮、做菜如板栗炖鸡、栗子鸭等,还可以做成各种糕点如板栗糕、板栗酥等,都是舌尖上的美味。但是需注意的是栗子须避免过量食用,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吃糖炒栗子,不好消化。

在很多作物可以反季种植,很多时令美食随时都可以吃到的今天,“顺时而食”就愈加的难能可贵。希望大家在日常起居中的保养中能够顺应时节,淡补脾胃,为冬天调补肾气打好基础。

2022-11-02 唐旭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065.html 1 霜降:淡补脾胃 顺时而食 33,06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