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济南:

全城“商量”厚植泉城文化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14日   第 07 版)

本报记者 张文敬 雷蕾 通讯员 吕振欣

明亮的灯光下,一张圆形桌,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市政协主席雷杰,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还有企业老总、普通市民……大家围坐一起,围绕济南泉水文化、济南名士、名城保护话题,回望历史、观照现实、共商未来。

近期,济南市政协围绕保护传承弘扬济南文化开展专题“商量”座谈会暨重点提案督办活动。

商量聚焦“文化济南”议题,已不是首次,但这次却是关注度最高、互动性和体验感最强的一次,因为这个议题是刘强阅批督办的一件重点提案。

“督办提案、参与商量、现场聆听发言,足见市委书记对泉城文化的重视度、关切度和期望值,同时也释放出积极信号,凝心聚力做好泉城文化这篇大文章,我们有实力、有信心、有魄力!”雷杰的开场介绍铿锵有力。这是刘强当选中共济南市委书记后参加的首场专题“商量”,也是其上任半年来第二次来到市政协。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是济南独特的风景线。泉水是济南城市的灵魂,泉水文化是济南城市文化的核心。”市政协委员、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华松认为,济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另外几个组成部分,比如说大舜文化、名士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都和泉水以及泉水文化息息相关。

“作为传承泉水文化的载体,泉水节还没有形成好的产业链。举办泉水节应突出品牌和立意,让文化资源变成现实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城市品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建议,围绕泉水节构建节庆产业链应增加民众的广泛参与性,让企业、社会,特别是大量游客参与进来,形成一个本地市民的狂欢节、外地游客来此不可错过的一项重要旅游体验活动。

“泉水节要有突出的文化标签。比如我们可以集合泉水概念的文旅产品,像泉水宴、泉水茶、泉水浴、泉水文创、泉水游线等等,在泉水节期间集中推荐,提高泉水节的知名度和辨识度。”市政协委员、山东国信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张晓国建议。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诗圣杜甫写下的千古名句将济南的名士文化生动概括。“咱们济南不仅有辛弃疾和李清照,还有隋唐的英雄豪杰,更多的是诗人、词人、文学大家。有一句话叫‘多少词人生历下,济南自古是诗城’。”在张晓国看来,他们不仅为济南的山河增色,更是今天发展旅游资源的宝贵资源。他建议,融合人工智能、数字化,以及AI、VR等现代技术,打造济南名士的展馆、街区、园区、节庆以及主题旅游线路,开发名士创意产品,策划情景演艺,创新讲述名士故事。

作为泉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城保护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市政协委员、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原院长李铭说,济南的老城区和商埠区存有大量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这些历史遗存是城市的无价之宝。建筑是展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城市精神的体现,建议政府加大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保护资金投入。

在市政协“码上商量”平台,不少市民和网友也围绕“品味泉城文化,讲好济南故事”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定期举办泉水嘉年华,形成文旅品牌;进一步开拓公共文化新阵地,联动线上线下,为市民送去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泉城文化,打造绿色之城、希望之城等等。

现场,市委宣传部、历下区、市水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积极表态回应。多方协商互动,“和”声一片,共同推动泉城文化繁荣,提升城市软实力。

“济南的生态文化得天独厚、传统文化厚重绵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济南的名城保护、泉水文化和名士文化,必须规划好、保护好、传承创新好、向国内外传播好。通过提升济南的文化影响力,带动提升社会亲和力、市民凝聚力、济南吸引力,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在听取交流发言后,刘强再次肯定市政协“商量”平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政协把“商量”平台越办越好!

2022-11-14 张文敬 雷蕾 济南: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696.html 1 全城“商量”厚植泉城文化 33,69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