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协商

城市规划师的筑梦故事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14日   第 08 版)

本报记者 王惠兵

“没有非黑即白的城市规划,城市的‘灵魂’才是一个城市的印记。”9月13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政协“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作为市政协智库专家参会的董敬明感慨颇深。

董敬明,是福建百人计划专家,原澳大利亚天鹅市规划局局长,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长期从事国内外城乡规划的他对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每个时代发展,都凝聚着城市建设的未来思考。当需求不断迭新,城市建设也在不断演进。”在他看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承载着万千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何对标国际一流,打造闽都特色消费地标,成功培育建设福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几年,董敬明一直在调研中思索。

“福州有城市的‘灵魂’吗?如果是你来规划,你会怎么设计你的城市的‘灵魂’?”在如今的福州大学城里,很多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都听过董敬明的讲座。这是他在与枯燥图纸的相伴之余,最乐意走出门做的事。

城市规划是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政治以及诸多专业学科的宏大命题,如何让枯燥的专业知识适合大众传播,如何让经典的规划案例变得喜闻乐见,又如何通过学习互动,让课堂上下更好地找到灵感。董敬明自有方法。

在一场场讲座中,一张张幻灯片闪过,从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到上海的东方明珠塔,情景再现、价值重塑、破茧成蝶,他讲述的“规划”让传承与发展魔术般糅合,而流淌出的不仅是建筑故事,更是数十年来他对城市建设的研究与感悟,引得不少学生跟着一起打开了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思路。

年轻人诸多想法让董敬明受益匪浅——如何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国际消费为重点,加快新业态培育和新型贸易发展,真正实现精准地“买全球”“卖全球”;加快建设福州都市圈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尤其依托长乐国际机场和滨海新产业区等沿海经济走廊建设空港型国际消费商圈;注重将闽都文化挖掘和“数字福州”建设相结合,打造适合年轻人的新型消费模式……

今年5月,根据福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福州市商务局会同福州市古厝集团下属福州文体产业开发运营有限公司、福州市规划院组织开展《福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业态提升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实施方案》国际竞赛。

作为7位评审专家之一,董敬明全程参与。历经45天的深入调研分析,此次中标机构的方案围绕“国际”“消费”“中心”三大核心,结合福州山水、温泉、闽菜等城市资源提出创新性和引领性的业态提升思路,让他印象深刻。

在董敬明看来,此次方案编制选定的“1+9”重点片区中,“闽江之心”是重中之重,其位于城市中轴线八一七路与闽江山水轴线交汇处,区域位置极佳,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结合现状条件、空间利用、发展意愿、商业价值、地标意义等角度,科学做好重点片区业态提升实施方案,将有效帮助福州成为有独特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他说。

而在此过程中,他结合前期调研,形成一份高质量建议。

当天会上,如同为学生们讲座一般,董敬明娓娓道来。从法国巴黎、英国伦敦、阿联酋迪拜三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创新做法谈起,他总结出了以时尚之都引领国际消费潮流、以文化产业点亮城市活力、以创新营销吸引世界目光等可参考经验,得到与会者的认可。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如果没有独特的性格,也就不存在城市特有的性格魅力。”董敬明认为,要发挥闽都特色,以福州认知度较高的茉莉花为重点打造一系列主题IP,并策划一批国际化特色消费品牌,植入“闽江之心”地标商圈。同时,营造魅力消费场景,打造一批特色消费新地标,可将茉莉花元素嵌入其中,如“茉莉大道”步行街、茉莉花主题体验店、茉莉花茶展等,既增城市“烟火气”,又添经济“大马力”。

“数据表明,一个国际城市至少要有250家全球500强企业安家落户,但调研发现,目前福州只落户了56家。”对此,董敬明希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加积极主动地策划各种招商活动、制定多项优惠政策来吸引国际和国内既“吸金”又“吸睛”的品牌首店入驻,点燃城市消费新活力。

“未来,还需要更多温暖的‘灵魂’。”如董敬明所说,城市的“灵魂”,不是钢筋水泥的宏伟森林,是能够记录时代,反映城市个性,永久留存于人们记忆中,是温暖的,有生命的。

对于福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有福之州”,不仅仅一种寓意,一种美好,更是整座城市呈现出的一种精神状态。

2022-11-14 王惠兵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701.html 1 城市规划师的筑梦故事 33,70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