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志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工程院日前召开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纷纷表示,要心怀“国之大者”,做好“四个表率”,肩负起科技创新引领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国家高端智库作用,以战略研究和项目咨询为抓手,统筹兼顾学术引领、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各方面工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为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做好战略咨询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尤其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特别提到了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工程院要站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高度,要做好科技战略咨询工作,回答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建议。
“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如何推进能源革命,如何实施煤炭洁净高效利用以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力度,如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安全有序发展核能以及能源产供销体系的建设等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周守为表示,学部在做好能源革命、能源安全的战略研究等已有的品牌项目的基础上,还准备按照二十大报告新提出来的一些内容,部署一批新的项目,研究如何坚持先立后破、做到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做到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
“我们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的院士有从事汽车的,有从事高铁的,也有从事船舶的,从事空中交通的,从事机械制造的,包括从事航空航天的,所做的工作都和强国的建设紧密相关,这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我们的时代使命,深刻认识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深刻认识到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志明表示,我们学部的院士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地进取,不断地突破,不断地创新,能够为我们的强国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学部主要是化工、冶金和材料,这三块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基础的部分,乍一看很多是基础原材料,包括重要的保障,很多国家高技术的发展,包括非常重要的国防上的很多‘卡脖子’问题都来自基础材料。”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还是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任,他表示,基础材料被“卡脖子”的情况非常多,怎么样为中国的现代化解决高科技的问题,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这是要努力的方向。
“过去十年森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亿农民全部脱贫和农业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粮食方面保证了14亿人的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科技方面中国农业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了规模,研发投入、技术水平已经迈入了世界前列,可以说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但我们还有很多短板,并不是说各个领域都能拿得出,新的品种、新的技术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守攻认为,要在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中对农业领域四个方面聚焦,“一是粮食安全,二是乡村振兴,三是保证食物供应,四是农业要为提高碳汇作出贡献,围绕‘卡脖子’技术,系统化研究创新。”
“过去我们的能源体系非常明确,煤炭就是煤炭,石油就是石油,核能就是核能,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能是多能融合的体系,这个体系带来的结果势必比原来的体系更为复杂。未来的能源体系将会是多能互补的,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以能源产业链为例,它要集合过去所有的能源系统作为一体的产业链,形不成产业链的创新,往往都是各自研究自己的事,形成了创新孤岛。我们怎么解决创新孤岛,实现产业链的创新,工程院可以做很大的工作,要瞄准产业链创新,避免创新孤岛。”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和表示。
“科技问题需要大家进一步深刻思考,尤其是在科技战略层面思考,科技问题一向强调问题导向,问题导向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方向问题,另一类是路径问题。比如说已经有了‘两弹一星’,别人造出来,我们怎么造出来,这是路径探索。方向导向探索战略上朝哪个方向走,比如‘核聚变’的研究,这就是重大科学上的发现和导向问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强调,要在方向导向上加以努力,真正通过科技支撑起民族复兴伟大的事业。
培养战略人才是院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如何贯彻落实好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等等。要求我们自己首先要努力成为战略科学家,以大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吴曼青认为。
“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落实科技创新引领,终究靠的是人才,培养年轻的科技领军人才,还有更年轻的在校学生,作为院士,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谭天伟表示。
“培养人才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培养未来的综合性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聂建国表示,“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鉴定某一个年轻人的项目,独立看每一项都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解决综合问题的时候,就往往会存在问题。培养人首先是发现候选人,一定要给候选人提出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年轻的候选人不能急功近利,比如为了奔评选院士就只搞短平快的项目,而是要鼓励出综合成果、出系统成果、出大成果。”
“要树立榜样,宣传好典型,朱有勇院士就是这样的典型,他那么大的岁数,在一个乡村里一待就是七年,非常不容易。我们要多宣传这样的农业科学家,不仅我们学部要学习他,我国农业领域的专家都要学习他的精神。”张守攻表示,如何培养好优秀科技人才,要从树立身边典型榜样开始。
科学抗击疫情凸显院士担当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从根本上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解析说,“应对疫情,中国工程院勇于担当不辱使命,院士们在患难时期以仁心大爱忘我奉献,即刻奔赴抗疫的第一线。累计400余人次围绕疫情防控、科学救治、复工复产等进行科学分析研判和提出疫情防控建议,为身处疫情阴霾中的人们提供了抗疫利器。钟南山、张伯礼、陈薇、王辰、李兰娟、黄璐琦、乔杰、董家鸿、程京、曲久辉等院士们围绕疫情研判、疫苗研发、中医药应用、病患救治、病毒溯源等自觉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抗疫工作,各领域院士通过药物研发、大数据分析、防护技术和医用设备研发等多种科技手段,为武汉医院建设、应急预警、医废处理、农产品销售、复工复产等提供了有力支撑,绘就了一幅众星云集、各显神通的抗疫英雄谱。他们是全国人民无比信赖的精神支柱,是科技抗疫的钢铁长城。”
“在疫情防控中,党中央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最优先位置进行战略部署,我们学部的院士竭尽所能为科技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松同时建议: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的建设,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奥密克戎变异株作为全球的流行株,它的流行性和致病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上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策略也正在发生改变,我们国家应该尽快启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接续实施。
“建议加强应急能力的建设,用新型举国体制实现重大疫情的自主可控,要按二十大报告的部署,充分发挥我们国家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启动国家级重大疫情防控药品能力建设平台,集中优势力量打通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产品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尽快形成自主可控的能力。”李松院士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