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协商

记者手记

乡村全面振兴时 云岭乡村赛江南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28日   第 08 版)

本报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 李茜茜

走进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美民富的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司莫拉在佤语里意为“幸福的地方”。然而,以前全村大多数群众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在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茅草房,生活得可不怎么幸福。直到2017年,司莫拉整村脱贫,硬化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乡亲们也住上宽敞明亮的安居房。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看望乡亲们并指出,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力量。”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介绍,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村里不仅建起幸福餐厅、司莫拉大米粑粑厂等,还发展起乡村旅游,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日子越过越幸福。2021年,司莫拉佤族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42元。

司莫拉之变是云南乡村振兴大道上的一抹亮色。近年来,云南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以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为底线,接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对云南而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域一家之计,需要广聚各方智慧,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云南省政协从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构建,始终坚持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调研、视察、民主监督、协商等方式,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2018年,省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云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绿色食品牌’”深入协商议政,直指全省农业产业发展短板,探寻农业振兴良策。

2019年,围绕脱贫摘帽的成果巩固开展协商监督,就如何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建立完善的监测跟踪制度等开出“良方”。

2020年,首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再次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2021年,在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常委会会议再次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献策出力。

此外,省政协还创新开展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双助推”行动,聚焦全省57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帮扶县,积极开展“五项助推”,着力办好“10件实事”,仅2022年就帮助当地发展特色产业项目近2000个,开展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活动3万余次。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省政协以“一题到底”的履职担当,持续聚焦助推乡村振兴。履职工作有抓手、有力度、有成效是许多委员的深刻感受。

此次常委会会议现场,记者见到了省政协常委、富源德鑫集团董事长朱德芳。多年来,朱德芳与德鑫集团50多名困难职工建立了帮扶联系,个人挂钩帮扶富源县5个乡镇、11个村民委员会的72名困难群众家庭。除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他还通过解决就业、捐资助教等方式,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省政协“双助推”行动开展以来,朱德芳也及时把企业帮扶和自身履职的重心转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他看来,乡村要振兴,必须把产业先搞起来。

为此,德鑫集团一方面着眼当地彝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围绕打造墨红镇车心口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另一方面,集团根据挂钩行政村实际,帮助村民制定种养殖规划、开展农技对接、发展种养殖产业,努力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擦亮“云”字招牌、兴建乡村振兴创业园、以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委员们的务实之策一一进入职能部门计划清单。未来,待到乡村全面振兴时,云岭乡村赛江南。

2022-11-28 吕金平 记者手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448.html 1 乡村全面振兴时 云岭乡村赛江南 34,44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