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照宁 通讯员 李明辉)当你喝一杯“少糖”奶茶的时候,你知道这里面的“少”是什么标准,到底含多少克糖吗?还是一直一头雾水?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入人心,“减糖”成为共识,居民开始重视糖分的摄入问题,许多食品厂家也推出了低糖、零糖的产品,然而当前我国食品领域的含糖量标注和设定标准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引起了民进厦门市委会的思考和关注。
目前,我国是全球第4大食糖生产国,第3大食糖消费国,第2大食糖进口国,国内食糖的消耗量极大。早在2012年2月,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就有文章指出:摄糖过多除了会引发肥胖,还容易患上糖尿病、肾结石、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等其他疾病。为进一步控制我国居民人均摄糖量,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居民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这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糖摄入量相一致。
民进厦门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的食品领域还存在着预包装食品包装无含糖量标注要求、“高糖”预包装食品缺乏界定标准、现制饮品含糖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如此前曾有实验室将市面上在售饮品的含糖量用方糖形式表示,某柠檬茶饮品容量500ml含糖量居然高达65g,也就是14.4块方糖,换言之如果一天中只饮用一瓶该饮料,糖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世卫组织发布的建议标准,但是该柠檬茶配料表上并未标注具体含糖量。
为此,民进厦门市委会建议,应增加预包装食品含糖量标注要求。修改《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所有的预包装食品须在营养成分标签里增加含糖量的标注,让消费者能直观看到该产品所包含的糖和添加糖的种类、含糖量,提示健康饮食。
应针对“高糖”预包装食品出台界定准则,民进厦门市委会认为,我国可参照加拿大《食品药品条例》、智利《食品贴标签法》等国家对高热量的食品或饮品做出醒目警示,让消费者能够快速辨识食品成分中的威胁因素的做法,在相关国家标准中针对“高糖”预包装食品出台界定准则,并要求对于划分为“高糖”的食品在外包装上必须明确注明,并且标注出相应的警示语。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奶茶果汁等现制饮品并没有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实际含糖量,具体添加多少糖由商家自己决定,有些“三分糖”奶茶的糖分甚至已经超过标准摄入值,现制饮品的含糖标准亟须规范。因此,民进厦门市委会建议,尽快组织专家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和相应的论证,制定规范现制饮品含糖量的国家标准和行业准则,对于现制饮品的含糖量按高低设置标准的分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