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科技评价体系建设如何破局?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专题调研综述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01日   第 07 版)

调研组在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调研

本报记者 高志民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活动的指挥棒,对科技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用好科技成果评价这个指挥棒,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坚持正确评价导向,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近年来,党中央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改革,推出了《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机制,着力强化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全国政协一直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履职重点,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为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12月,全国政协将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为主题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推动我国构建更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助力我国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日前,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专门成立调研组,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率队,聚焦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破解科技成果评价突出问题,深入上海实地考察调研。

■ 荡涤评价之“埃”

“当前,我国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全面发力,‘破五唯’(‘五唯’是指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政策陆续出台,健全完善分类评价体系,改变科技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模式,已逐步建立起综合性、多元化、多层次的分类评价体系。”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表示。

对于科技体系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曹健林并不讳言,“当前,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科技成果的评价导向作用和价值发现作用发挥不够,多维度、分类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指标单一化、标准定量化、结果功利化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不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破除。”

“现有科技评价体系是在不断改革中形成的,在推进科技进步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其弊端及负面效应日益突显,最典型问题是其根本适应不了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要求。改革科技评价体系,不能就事论事,更不会一蹴而就。这次改革,必须聚焦总书记讲话中指出的问题弊端,找准症结病源,标本兼治系统整治。”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尚勇在解析科技评价“之埃”时坦言,“一是行政化色彩浓厚。二是导向急功近利。三是人情渗透到评审过程,学术诚信贬值。四是评审方法不科学周全。”

“我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学校不同,但面对的评价体系是一样的,都用论文数量来评价,但实际上清华大学很多工科专业未必需要写论文。对于基础研究来说,论文仍是体现研究成果最重要的载体,我们仍需要将论文作为一个评价指标,但要摒除形式主义,不只看数量,更要看论文的影响力、贡献力和创新性;对于应用型研究成果,则更多地看科研成果与产品和市场能否有效对接、解决实际问题等。”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蓝闽波认为,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已基本成为社会共识,但在评价目标设计、评价主体担当、评价能力和评价环境建设、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仍存在“梗阻”。

■ 建言破解之匙

“当前,各主管部门都有自己的评审、评价活动,各地方政府、基层科研单位甚至其所属部门,也有其相应的科研评价活动,甚至更多,但评价联动性差,随意性强,存在交叉重复和效率低下等问题,缺少评价结果的共享。同时,大部分科研人员承担竞争性项目课题较多,且支持周期较短,评价活动频繁,不利于产出重大成果。”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认为,仔细分析这些“梗阻”,在评价目标方面,存在统筹协调性不足的问题。

“对评价主体进行分析也能发现,部分评价主体创新尽责意识不够。发展迅速的社会化评价机构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不规范等情况,其发布的部分学科排名、学校排名、医院排名等评价活动仍以‘五唯’为标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直接误导了科研单位的评价导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徐平认为,在立“新标”方面,基层科研单位改革步调不一致,部分评价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惰性心理和“等靠要”态度,在分类考核评价标准细化、构建多元化分类评价体系上缺乏因地制宜的创新性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在评价能力和评价环境方面,也存在限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评价工具、方法开发不足,难以适应科技发展系统化、复杂化、交叉化等特点,对代表作评价的组织方式仍局限于有争议的‘同行评议’,缺少深入的评价理论研究和尝试。”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原副主任丛兵认为,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不足,也使得同行主观评价较易受到人情社会、利益群体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评价结果应用不够合理。帽子、奖励等评价结果与物质、利益、资源等分配仍存在挂钩,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仍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申请人才称号、奖励的情况,不利于其持续或安心做科研。”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丁奎岭表示,部分高校等单位在人才引进时更关注“帽子”头衔而不是针对本单位科研方向的发展需求,导致不同地区、不同科研单位间产生对“帽子人才”的恶性竞争现象,部分人才可能向福利待遇高而科研平台建设水平一般的单位跳槽,造成人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要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制度改革,逐步解决科技评价工作中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共同构建新型科技评价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油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强认为,要建立科技评价改革落实的跟踪监测评估机制,针对基层单位在新型科技评价体系构建中的问题进行研判,避免“一刀切”。

“学会、行业协会等科学共同体要研究细化符合本领域科学规律的评价规范指引,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要探索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科技评价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新高认为,基层科研单位学术委员会需积极发挥学术评价作用,避免被行政方式代替。加强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和评价能力开发,支撑科技评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进行。

“督促媒体配合相关科技评价组织,丰富宣传形式,引导社会关注,积极推动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威达高科技公司董事长周桐宇表示,应建立科技评价负面清单,明确代表性成果的认定主体、责任、方式、标准,形成同行评议操作流程指南,规范同行评议专家遴选、评价方式、评价程序、评价意见反馈等行为,探索专家库共享机制。

■ 来自上海的探索

“上海正在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着力在科技成果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有效激发了全市各类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创造热情。”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介绍说。

在上海,调研组专程到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华东理工大学深入调研,充分了解上海“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情况。

在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组了解到,联影集团打通了“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元器件”全创新链条,实现了芯片、PET数字光导探测器、MR超导磁体、MR GPA(梯度功率放大器)、MR RFPA(射频功率放大器)、CT时空探测器、RT多叶光栅等全线高端医学影像及放疗产品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推动源代码级创新。迄今已经推出了一批填补行业空白的产品,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部分产品和技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引领。

“这一切得益于我们走自主研发之路,我们特别在上海市科委设立了探索者计划,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来评价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知识产权,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积极携手各界创新力量全力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临床与科研大设施自主可控、重大医学攻关与创新能力自主可控,助力健康中国自主可控。”该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强说。

“这体现了上海以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更好地引导科研人员关注科技成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的实际效果。”上海市副市长刘多介绍说,通过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探索打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额这一科研人员激励收入总量的“无形天花板”,有力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目前,上海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合同金额达47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成果转化现金和股权个人奖励金额共23.4亿元,总计奖励3.3万人次、同比增长7倍以上。

科技成果评价应该“评什么”?

“针对科技成果多元化价值的特点,上海科学确定评价标准,将财政科技投入专项优化整合为基础前沿类、科技创新支撑类、技术创新引导类、科技人才与环境类以及市级科技重大专项5类,开展多层次差别化评价,形成各有侧重、相互协同的专项分类管理和评价格局。”刘多介绍说。

据了解,上海市还健全了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与机制。着力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突出问题。同时,创新多元评价方式,坚持用人主体评价为主,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率先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重大产业领域推动由领军企业等牵头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弱化中短期目标考核,突出学术、技术水平评价,注重研究成果质量及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力。对应用开发类人才,强化创新创造业绩贡献评价,调整不恰当的论文要求。对科技成果转化类人才,突出成果转化的效益效果评价,注重产值、利润等经济效益的同时,综合考虑吸纳就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科技成果评价“谁来评”和“怎么评”?

“上海重点聚焦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正确引导和规范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活动,依托上海技术交易所探索建立市场化评价机制。”刘多介绍说,上海市全面实施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制度,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技创新基地评估、绩效评价、监督检查等工作中,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估和测试、用户评价、现场核查等方式,开展科技项目评估和成果评价。

与此同时,推进评价诚信体系和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发布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办法,初步建立了“多源头征信、多场景用信、第三方评信”的科研诚信管理和监督体系,覆盖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评审和验收全周期。依托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市开展了“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改革试点,面向市场汇集了一批专业化评价机构,遴选出一批具有科技成果评价能力的人才,并对评价机构类型、擅长领域、服务类别、团队规模进行能力图谱评估和备案登记,推动科技成果评价市场化运营。

上海技术交易所还联合农业银行、民生银行、上海银行等推出多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产品,累计评价成果39项、授信金额10亿多元,市场化成果评价试点成效初显。

“上海市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强化激励机制,推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6家试点单位已基本建立了赋权试点办法或细则,共有68项科技成果实施赋权,涉及转化金额超1亿元。”

科技创新成果需要“如何奖”?

刘多介绍说,在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审机制方面,上海先后修订出台《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优化奖励类别和评审周期,单列“科学技术普及”奖组别,将各类奖励的评审周期均统一为一年,并将外籍科技工作者纳入四大奖授奖范围等。同时,为提升评奖的公正性与专业性,全面实行提名制,初评阶段由“小同行”专家评审,复评阶段按学科、专业分组,邀请领域内高水平专家开展会议评审,并采用奖励提名全流程在线和智能化评审管理等手段,提高科技奖励整体水平。

万钢高度评价上海市在科技评价体系建设中的探索,同时表示,科技成果的产生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的全过程,本身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要坚持打造质量、绩效、贡献多维度评价体系。判断一项科技成果行不行,最直接的方式是让市场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的主体,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上。他希望上海市在建立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在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建设高水平技术交易市场方面继续多做开创性工作,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具有实操价值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

2022-12-01 高志民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专题调研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645.html 1 科技评价体系建设如何破局? 34,64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