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家园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博物馆力量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12日   第 09 版)

王春法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令人振奋鼓舞,其中三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突出特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并在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升华,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文博工作,把做好文博工作与增强文化自信联系起来,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关心和指导支持下,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我国博物馆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基本形成门类丰富、特色鲜明、专题突出、分布广泛的发展格局,经费投入、馆舍建设、文物入藏、展览展示等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博物馆热”成为突出的文化现象。坚定文化自信,持续输出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让观众从中汲取文化背后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成为文博人过去十年交出的答卷。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是一代代中国人民在历史中摸索探寻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融相通、相促相进,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博物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承担的职责使命。在新征程上,各类博物馆应认真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发挥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重要场所作用,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立足丰富馆藏文物资源禀赋和博物馆特色优势,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充分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有效传播,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深化学术研究,始终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己任,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精彩的展览展示活动,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筑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始终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前,国际形势仍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内外唯一能够系统展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综合性博物馆,理应自觉承担为民族写史、为文明立传的重要职责使命,积极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新征程上,主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话语体系,严把意识形态关,加强意识形态感召力,把中华文明的故事讲述好,把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示好,把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问题回答好,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传播好,扩大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2022-12-12 王春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135.html 1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博物馆力量 35,13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