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学术的传承和发扬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12日   第 10 版)

本报记者 谢颖

近日,中华书局点校本《周书》修订本正式发布。据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张继海介绍,点校本“北朝四史”原由武汉大学唐长孺先生主持整理,唐先生是中国中古史领域的权威学者,著作等身。此次“北朝四史”的修订工作,仍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承担,体现了学术的传承和发扬。继2017年《魏书》修订本出版后,《周书》成为“北朝四史”修订本中出版的第二种。

《周书》,共五十卷,包括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是唐朝令狐德棻等编纂的官修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从公元534年北魏东西分裂到581年杨坚代周建隋为止48年的西魏、北周史。其保存了不少与典章制度相关的史料,于东魏、北齐、梁、陈史事也多有涉及,还收录了一些书信、时策、诗赋等,是研究北朝历史和中古文学的珍贵文献。由于唐以前记述西魏、北周历史的典籍都没有留传下来,就现存有关西魏、北周历史的资料而言,《周书》成书较早,保存的资料也最为原始,作为“二十四史”之一部,价值弥足珍贵。

《周书》修订负责人、武汉大学刘安志教授表示,《周书》点校本原有校勘记1451条,修订本删除旧校78条,新增319条,总计出校1692条,并修订改补原校数百条,修改标点数百处。《周书》修订工作,利用了点校本出版半个世纪以来的若干新资料、新成果,严格按照底本校勘的原则,订正原点校本存在的若干错误之处,谨慎增补删改校勘记,并按照修订体例规范标点分段,是原点校本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学术环境下的延续与提升。

2022-12-12 谢颖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143.html 1 学术的传承和发扬 35,14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