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劳动教育课上的生命教育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14日   第 11 版)

孩子们用玉米皮给鸡宝宝编织温暖的小窝。

刘美玲 管永新

“它们又长大了。”“它们太可爱了。”“我们好想它们!”……前不久,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五年级一节线上劳动课刚开课,学生们便不约而同地聚焦同一个话题——芦丁鸡。为什么孩子们对芦丁鸡有这么深的情感惦念?这里面有一个关于劳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故事。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学校围绕美好教育文化理念,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劳动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设与生活关联的真实情境,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比如,学校在今年新学期刚刚开发的劳动课程中紧紧围绕“芦丁鸡”这一“主角”设计与展开。将劳动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十大任务群”中的“日常生活劳动”“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的体验与应用”等学习任务,转化成为劳动课课程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学习芦丁鸡的习性,芦丁鸡的孵化知识,孵化器的选择与使用,饲养箱的设计与组装,照明和取暖设备设计与安装,玉米叶编织鸡窝,废旧水瓶制作食盒、水盒,废旧物品设计装饰等,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动手和实践,在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近一个月的研究性学习,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交流、制作展示PPT、学习成果汇报等完成了有关芦丁鸡的习性和孵化知识的学习。2022年10月9日,36枚圆滚滚的小芦丁鸡蛋被装进了孵化器。学生们每天按时给鸡蛋翻蛋、喷水和照蛋,认真记录孵化器里温度、湿度变化,观察鸡蛋的变化,并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观察报告上。等到了第七天,照蛋灯透过鸡蛋的外壳,看到蛋里有网状的毛细血管以及明显的胎动了,这个时候同学们才真正感受到这些小小芦丁鸡蛋的神奇,感受这些小生命孕育的过程……直到第17天一早,师生刚进教室,就听到孵化器里有小鸡的叫声。第一只小鸡破壳,看着蛋壳上一圈啄痕,孩子们欢喜不已,目不转睛地盯着蛋壳,直到小鸡破壳而出。

看着这个活蹦乱跳的小生命,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它转移到饲养箱,还为它垫上隔尿垫,打开采暖灯,准备好开口饲料和温水。大家一起商量着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坤坤”。接下来,小鸡一只一只接连破壳而出。36枚鸡蛋在同学们精心呵护下,一共孵出了25只小鸡。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探究得知,也有几只没有受精,几只停止了发育。看到小生命的逝去,有的同学伤心地落下了眼泪。

面对25只成功孵化的小鸡宝宝,孩子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增强了——他们为小鸡的生活张罗忙碌起来:在劳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找来了家里丢掉的玉米皮,清洗、晾晒、给小鸡编鸡窝。有的还找来了家里不用的水瓶,画一画、剪一剪制作成了自动食盒和水盒。慢慢地,孩子们家里的快递箱、牛奶盒、水瓶……都成了他们课上材料,为了这些小小生命,老师和同学们真的“玩出了新花样”,他们用智慧和双手为这25只小生命创造着幸福的生活。

正在孩子们陪伴小鸡快乐成长的时候,受疫情的影响,学校开启了线上教学,学生改为居家学习。防疫教育、心理教育、生命教育也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通过鸡宝宝的纽带,我们和孩子们谈生命,谈人生价值。孩子们虽然居家学习,但他们对小鸡宝的牵挂一刻都没有停止,因为亲眼见证小鸡宝宝孵化全过程的他们,已经将鸡宝宝们当成自己生命中的最重要一员了。孩子们经常和老师一起探讨,见缝插针地打听“鸡宝宝”们的情况。想必在陪伴小鸡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更加尊重和热爱生命。

(作者刘美玲系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校长,管永新系副校长。)

2022-12-14 刘美玲 管永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269.html 1 劳动教育课上的生命教育 35,26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