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营周刊

经济新方略:机遇、挑战与路径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16日   第 05 版)

全国政协委员 斯泽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说明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经济新方略:机遇、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就是中国经济新方略。

这个经济新方略的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而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是实现这条路径的根本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像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想强大,必须靠实体经济”“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已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日益壮大的实体经济,持续筑牢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二、要管控好“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

2022年7月4日,工信部披露的消息显示,10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5万亿元。毫无疑问,这十年中国数字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无疑,中国也是世界上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但是,在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1.经济结构虚化。数字经济的背后是实体经济支撑,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数字经济,是不会长久的。电商是利用网络实现货物交易的商业活动,如果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数字经济无从谈起。2.部分地区第二产业下降过快,产业开始空心化,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制造业转型发展滞后。转型动力不足,制造业低碳转型成本巨大,很多企业在权衡成本后,往往缺少对转型进行投资的动力。转型技术不足,企业虽然迫切希望转型升级,但由于企业存在着转型技术不足、人才缺失、数字化技术运用程度较低等问题,从而导致“不敢转”“不会转”“转不动”等问题。4.制造业失去了对学子们的吸引力。这些问题必须要高度重视。

我最近分析研究了美国近30多年经济发展的情况,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美国去工业化是在科学技术大进步背景下开始的;二是一个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世界,经济是没有未来的。美国有两个创新技术发源地,一个在东海岸的波士顿,一个在西海岸的硅谷,他们成为美国无线电技术和半导体芯片技术的革命引擎。克林顿看到了硅谷技术创新的商机,1992年2月在其竞选文件《复兴美国的设想》中,旗帜鲜明地提出:“50年代在全美建立的高速公路网,使美国在以后的2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使美国再度繁荣,就要建设21世纪的‘道路’,它将使美国人得到就业机会,将使美国经济高速增长。”这就是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由来。

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实施以来,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不仅美国的失业率降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通货膨胀率也降到二战后美国历年来的最低点。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为美国培育了一大批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如苹果、Google、微软、亚马逊、特斯拉等行业霸主。美国不知不觉地走向去工业化:经济结构朝着从实业型向信息型转变、从本土化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企业投资者、风投等不断追求高科技企业,实体经济和传统制造业不受待见;美国制造业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传统产业失宠于投资者;美国开始把工业生产大量环节转移海外,这也叫“去工业化快速转身”。就连让美国人骄傲的GE公司也“快速转身”:韦尔奇在20世纪80年代卖掉大量工厂(71条生产线、41万个就业岗位)、卖掉发电设备,大量投资金融业,金融资产超过50%,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

一个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世界,经济是没有未来的。中国的经济发展,绝不能再走美国去工业化的老路,要管控好经济发展的方向。

三、制造强国是制造业的新定位

实体经济对于中国经济至关重要,那么实体经济都包含哪些产业呢?实体经济除了制造业之外,也包括采矿、能源、交通、建筑等等,但它的80%是工业,而工业的87%是制造业。

让我们回忆一下中国入世以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正是依赖于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成就,中国才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用了9年时间,制造业增加值跃上世界第一,超过美国。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也就是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贸易国,均依赖于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制造强国就是制造业新定位。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完成了从落后的追赶者到并跑者的伟大转变,但是我们离“制造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中国工程院公布的制造强国指数看,除了第一类指标(主要是制造业当年的增加值、全球出口占比。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德日之和,出口占全球比重也是最高的)比较强之外,质量指标、结构指标、可持续指标等三项指标,我们相对较弱。在质量指标里,我们的制造业知名品牌数少,全球十大品牌中国一个也没有(华为85名)。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差在软实力。

因此,中国制造业要构建以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软实力体系。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是培育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建立起质量强国文化,不断提高中国产品品质、品牌,扩大中国制造的影响力。

2022-12-16 斯泽夫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357.html 1 经济新方略:机遇、挑战与路径 35,35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