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周刊

粮食生产需做到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0日   第 06 版)

本报记者 李元丽

“今年以来,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形势下,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国内经济社会保持稳步恢复发展态势,国内工业生产持续改善,投资消费继续恢复,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价格总水平保持平稳。”谈及2022年宏观经济发展成绩单时,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局长赖应辉表示,我们看到国内粮食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能够有效保障国内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368万吨(74亿斤),增长0.5%。其中谷物产量63324万吨(12665亿斤),比2021年增加49万吨(10亿斤)。

就农业发展而言,赖应辉表示,在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粮食依然喜获丰收。2022年,国际上地缘政治斗争激烈,国际粮价剧烈震荡和能源材料的供给紧张,传导到国内影响较大的是造成农药化肥价格上涨过快;气候变化较大,在南方,春夏之交发生了罕见的长时间低温多雨,而在夏季又罕见发生持续的高温干旱;在北方又发生罕见的秋汛。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广泛传播,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但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今年我国粮食还是获得丰收。

谈及不足时,赖应辉表示,今年农民粮食增产但依然没有增收,主要是农资价格上涨较快。从去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年,化肥、农药价格上涨明显,尤其是化肥价格,尿素、磷酸二铵、复合肥等,和前几年相比,每吨上涨了1000元左右。农户种地成本,只算化肥这一项,基本上都要增加80-100元,而种植一亩地水稻利润也才200元左右。再加上农药价格、种子价格的上涨,部分农户种地的积极性下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已分三批累计下达补贴资金4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赖应辉如是说。

展望2023年,赖应辉表示,2023年的粮食安全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重要部署,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

一要压实党政同责。要逐级落实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快健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二要守住耕地红线。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强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域制定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工程建后管护,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

三要创新粮食科技。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聚焦粮食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科技兴粮成效。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加大绿色仓储、高效物流、粮油加工等技术研发力度。

四要保障种粮收益。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提高种粮比较效益,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增强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改革完善种粮补贴发放机制,确保实际种粮农民得到补贴。

五要健全保障体系。加强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保持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充分发挥储备职能作用;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2022-12-20 李元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540.html 1 粮食生产需做到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 35,5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