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新闻

“一栋楼”的故事

——记福建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0日   第 07 版)

市民在24小时便民服务终端自助机上查询完成待办业务

本报记者 王惠兵

30项“秒批”服务、7项“秒报”服务、5项“智能辅助审批”服务……初冬时节,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大楼,企业和群众办事只需进“一扇门”,一分钟“只上一张网”就能“一指办”完成一个事项。

“我家情况比较复杂,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别担心,您请坐,慢慢说。”……9点整,在中心咨询服务窗口前,虽说“慢慢说”,不过一分钟,窗口一线服务人员林娴便“一对一”完成了市民诉求的二手房转移登记。

“我们坐在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更应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真正把政务服务办到群众心坎上、暖到心窝里。”作为一名从事不动产事业已近20年的“老将”,林娴感慨。

20世纪90年代,福州针对全市在招商引资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首次提出要采取“一栋楼”办公,实行“一条龙”服务,开创全国集中审批的先河,外商办一系列手续再也不用满城跑。由此,福州市开启政务服务改革之路。

多年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薪火相传,深深烙印在福州的城市精神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累计完成七轮简政放权,取消事项373项、下放事项331项,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位列全国32个重点城市第8名,市级实现98.84%的事项“最多跑一趟”、84.31%的事项“一趟不用跑”。

零人工、零等待、秒办结……近几日,在中心一楼全新建成的24小时智慧服务大厅,福州市民林志芳通过“健康码”进入后,站在相应操作设备前,一小会儿便根据设备提示完成所有待办理业务。“太方便我们上班族了,也不用请假,随来随办。”林志芳满面笑容地说。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一屏通览、一键调度、一体联动、一网统管’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正走进越来越多福州市民的生活。”正在智慧服务大厅引导市民完成智能“秒批服务”的中心审批服务处工作人员陈伟宏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当前,中心已全面启用24小时智慧服务大厅,设置了19台“榕e办”智能政务终端,可自助办理公积金提取、不动产登记等210项高频事项,打造出全年无休的政务大厅,由传统“集成化”模式向零人工“智慧化”模式转型升级,为群众提供错峰办理、节假日办理的便利。

记者看到,从一楼至四楼提供医社保、交通出行、房产、行政审批四大类主题服务。“我们把关联性强的单体业务串成一个个主题服务场景,同类事项合并在同一个楼层,重点打造‘主题式’便民综合窗口,实现‘一站式’办理服务,更方便办事群众。”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陈辉介绍,中心已入驻68个部门,可办理2215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服务企业和群众、展示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肩负着深化改革促发展、创新服务争荣光的重大使命任务,要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出实招。”陈辉表示,中心将坚持以“学”为先、以“研”为要、以“做”为本,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持续打造“智能+政务服务”和“秒批秒办”业务体系,深化“一网通办”改革,让更多的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打包办”。

职能有边界,服务无止境。“一栋楼”的故事还在新时代里续写。

2022-12-20 王惠兵 ——记福建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549.html 1 “一栋楼”的故事 35,54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