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迪
爱德基金会日前携手阿里巴巴公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在江苏南京举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栖霞高峰论坛暨第七届爱德老年服务研讨会,会上发布的《中国困境老人服务发展报告》显示,创立8年的“爸妈食堂”老人助餐项目迄今已累计提供助餐服务195.3万人次。
爱德基金会理事长丘仲辉表示,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蕴藏着极大的养老服务需求。“爸妈食堂”项目资助对象为60周岁以上经济困难的重病残疾老人、75周岁以上经济困难的空巢独居老人。受助老人每天可享受一份温暖的午餐以及专业组织提供的助老服务,资助规模视当年筹款情况以及受助区域困难老人数量而定。统一餐标为一大荤一小荤一素一饭一汤,具体可根据当地饮食习惯,将面食代替米饭。
据介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迫切需要面对的现实需求。面对困境老人的种种服务需求,为了解决老年人“舌尖上的难题”,2014年,爱德和阿里巴巴公益联合发起“爸妈食堂”老人助餐项目,通过网络筹款,为养老服务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以公益午餐为载体,为高龄、孤寡、独居、残疾、失能等困境老人提供助餐服务。
8年来,“爸妈食堂”仅在项目起源地南京地区就累计筹款1100多万元,资助了南京市60多家社会组织,覆盖10个区、40多个街道,开设“爸妈食堂”助餐点120多个,为4000多位困境老人解决了用餐难的问题。
历时8年时间,“爸妈食堂”项目已成功运营了四期,服务范围从南京市推广至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提供助餐服务195.3万人次。
为全面了解老人需求,2021年11月,由南京大学教授陈友华担纲,爱德基金会、南京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共同合作,对“爸妈食堂”项目开展了一次评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收集了70个助餐点和310位受益老人的信息,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该报告。
报告显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爸妈食堂”项目从南京走向全国、从城市走向农村,积累了丰富的为老助餐服务经验。“爸妈食堂”项目的核心成效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了为老服务资源的整合,起到了“汇点成面”的作用,串接了服务需求和服务供给,打造了网络化的养老助餐服务格局,既提升了老年人的服务体验,也增强了社会组织的服务和管理能力。二是形成了三种可推广、可复制的助餐服务模式:“养老院+助餐点”模式、“中心食堂+助餐点”模式、“社工入驻+村民自助”模式。在项目的执行中,一方面通过培育自己的专业养老服务团队、建立实体养老院和养老服务中心,形成了具有引领示范性的助餐和养老服务典范,另一方面通过寻找和筛选合作机构,吸引和帮助了一大批社会组织参与助餐服务。
论坛上,来自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江苏省发改委、民建广西区委等相关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专家和多家爱心企业的嘉宾们,共同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系列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