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乡村美 产业兴

——青海河湟谷地平安生态考察见闻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2日   第 06 版)

作者:林峰 信忠保

青海省生态地位突出,根据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与“十四五”规划发展愿景,青海省核心发展区河湟谷地产业发展需更高的要求,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将生态保护融会贯通在农村发展当中,青海省在农村生态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长足探索,结合农村农业现代化技术,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和谐发展。

2022年夏季,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六“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之子专题8“人类活动影响与生存环境安全评估”,北京林业大学组织科考队在青海省河湟谷地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支撑下人居环境科学考察。考察涵盖河湟谷地10个区县,与70个乡村驻地干部展开关于乡村振兴推进情况的深入交流,入户走访村民600余户,获得了大量第一手实地考察资料。

“近年来黄河沿岸生态保护力度大,我们依靠黄河美景,发展文旅产业。村里农家院很多,其中有8户成规模的农家乐,我们也开发了一些特色采摘园与民宿,为来往旅客提供了便利。”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清水乡石巷村第一书记韩书记说道。为维护黄河水质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循化县、贵德县、尖扎县皆付出了较大牺牲与努力,拆除不符合环保规格的工厂,将村中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当中的同时,发展绿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青海省是三江之源,为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河湟谷地各村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以谋求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我们拆除了原先污染较大的砂石场,建起了生态园,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有些农户依此开办了农家乐,有的则开发起了农牧产品。”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村的妇联王主任说道。

截至目前,卓扎滩村生态园项目总收益5000余万元,其中每年项目分红436万元,带动了村中17户农家乐发展以及5个农牧产品的外销,解决了200余个就业岗位,为青海省乡村振兴的生态产业建设提供了一个环保且致富的先锋模范案例。

绿色生态产业不仅仅来源于生态园,通过政府出资开设清洁工、垃圾回收工等公益岗位,为大量村民提供了可观收入。在进村入户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获益于这些公益岗位的村民,坐在村里派发的垃圾车上畅聊着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在为美好幸福生活而努力,也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我们村是新搬迁村,田地缺乏,为东柳村建设,政府拨了不少款项,其中一部分就是为村民提供清洁公益岗位。他们的主业依旧为务工,但是近些年疫情影响较大,收入不景气,这些岗位为就业形势不理想的村民兜了底。”大通县黄家寨镇东柳村张主任向科考队说。

在青海省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当前,需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加大省级财政投资力度,鼓励地方和社会积极参与现代化生态产业建设,以此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生态文明宏伟蓝图变成青海百乡千村的生动实践。在维护好青海省宝贵的绿水青山同时,实现青海省人民宜居乐业、生活幸福,让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照亮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2022-12-22 林峰 信忠保 ——青海河湟谷地平安生态考察见闻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660.html 1 乡村美 产业兴 35,66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