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政协新闻

四川成德眉资四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召开

推动应急联动同城化高质量发展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4日   第 03 版)

本报讯(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刘姗)“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成德眉资应急联动同城化,已经初步建立灾害联防联控、灾情会商、灾害互助等机制,初步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互用和人才互享,但在体制机制、支撑平台、要素配置、多维共治方面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12月15日,四川成德眉资四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暨“强化成德眉资应急联动同城化发展”联合协商会议在蓉召开,成都市政协副主席里赞的发言道出调研组各位委员的心声。

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党中央和四川省委赋予四市的重大使命任务。而成德眉资应急联动作为同城化公共服务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区域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对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十分必要。

为开好本次会议,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牵头本次协商的成都市政协密集组织4次联合调研,各市结合实际自行组织调研10余次,共组织座谈会、知情明政会等20余场。会上,四地政协委员、专家围绕极端天气、缺电限电、地震地灾、洪涝等灾害的防范应对展开深入交流,提出许多有见地的意见建议。

如何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成都市政协从强化联动机制、健全保障机制、建立标准规范体系三个方面建议:加快破除行政壁垒,将区域应急协同纳入成德眉资同城化统筹,制定应急联动方案,编制处置工作手册;完善特别重大灾害事故应急联动交通、通信、人力、资源保障以及补偿机制;构建四市统一的应急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新基建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规范。眉山市政协建议,市级政府间建立职能部门合成、分工协作、权威高效的联合指挥机构,分类建立“防、救、治”全链条的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协同作战指挥平台,一旦发生区域性突发事件,共同分析研判形势,共同商讨应对措施,统一协调救援行动,分区域指挥救援力量,实现消防救援队伍、应急管理部门和社会救援力量互联互通。

四川是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高发区域,如何建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德阳市政协建议,统一规划构建高效应急信息资源体系,实现信息互联互融、数据共享共用,形成灾害响应一体化、指挥调度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共同探索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科学选拔机制,合作开展监测技术培训,确保监测员具备初步分析监测数据、识别灾害前兆的能力;对人为工程引发的地质灾害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重点区域的工程加强管控。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等因素影响,成德眉资地区水旱灾害频发,四地应协同开展水旱灾害防御,联合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眉山市政协委员朱国认为,可依托智慧水利建设,共同规划跨界中小河流“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模拟中小河流流域“降水-产流-汇流-演进”过程,不断提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能力,努力推进流域防汛减灾决策和联防联控工作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

“用好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落地成都的契机,合力打造中国应急产业高地”“加强北斗传输站点的建设,构建成德眉资现代精密气象监测网络”“政企联合成立省市县三级负荷管理机构,提升负荷响应执行力”……应邀参会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会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联合协商不仅加深了四地交流合作、增进了深厚情谊,而且为委员履职搭建了良好平台。”走出会场,资阳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同城化的基础是同心同向、互惠互利,优势是分工协作、共建共享,希望能够在下一步工作中和成德眉政协一道,继续创新合作机制,强化资源整合,聚焦都市圈建设和同城化发展的“产业圈”“交通圈”“生活圈”,联合开展协商调研,研究新领域、实践新探索、形成新成果,不断提高政协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

2022-12-24 韩冬 刘姗 四川成德眉资四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召开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777.html 1 推动应急联动同城化高质量发展 35,77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