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协商

我们的日子美着呢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6日   第 08 版)

海燕正在直播

本报记者 范文杰

本次宁夏政协关于当代移民的调研结束后,一些温暖的场景依然在脑海里萦绕。

在宁夏银川市闽宁镇原隆村,调研组去的时候,正午的阳光穿过窗户,刚好照在海燕身上,她正在直播平台上销售宁夏的红枣和枸杞。生活的巨大变化让这个从大山深处移民到银川市闽宁镇的带货主播脸上多了自信的笑容。“依靠党的好政策和大家的团结奋斗,日子越来越好了。”看着自信开朗的海燕,自治区政协委员段鹏举感触良深,“昔日以土黄色为主基调的‘西海固人’一直给人的印象是贫穷落后,现在,她们不仅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还大胆地走到屏幕前推介宁夏,这种跨越非常了不起。”贫瘠不再,幸福绵长。看着移民过上好日子,尤其在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段鹏举和在场的委员们很是欣慰。

在宁夏吴忠市同心县惠安村,党支部副书记锁忠诚同样是移民,他对调研组说,过去在老家居住的全是窑洞,遇到阴雨天,窑洞里就向下跌落泥土。有一天母亲正抱着弟弟喂奶,忽然窑洞塌陷,母亲虽然活下来了,但落下了一辈子头痛的病,他心里也留下阴影。现如,今惠安村家家住的都是钢混结构的红砖瓦房,宽敞明亮,几乎每家都有一辆小轿车,日子过得一点不比城里人差。

“我们的日子美着呢!”幸福是自信的底色。问及沧桑巨变的根本原因,锁忠诚毫不犹豫地说,是共产党的领导好,是社会主义制度好。

锁忠诚脱口而出的也是全国人民的心声。就脱贫攻坚而言,翻开世界各国的史册,鲜有哪个时代、哪个国家,能像今天的中国,致力于“一个不少”“一个不落”的全面福祉,在如此广阔的领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壮举。

三年来,一直参与当代移民调研工作的自治区政协委员蔺银生给记者举了几组中央支持宁夏的数据。

教育方面,1958年自治区成立前夕,上海支援宁夏中等教育教师505名,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分配120余人参与建设宁夏大学;卫生方面,1953年即从上海招收卫生教育人才支援宁夏;文化方面,从1949年到1964年,宁夏宣传文化系统陆续调入人员达1.4万人,而且以整建制移民为主体,先后帮助建设了宁夏日报社、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宁夏歌舞团、宁夏越剧团、宁夏话剧团、宁夏电影制片厂、银川市杂技团等;科技方面,1954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通农业专科技术学院的科技人员和毕业生被调配到宁夏,参与宁夏的建设。

偏安一隅的宁夏,为什么能紧跟全国步伐,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继而向强起来迈进的辉煌成就?答案显而易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造就了今日宁夏的腾飞。

马慧娟是宁夏的一位名人。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之前,她是宁夏西海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出生在一个叫黑眼湾的小山村,那里四面环山,交通工具是毛驴。今年3月5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她讲述了自己得益于移民搬迁政策进而改变人生的“传奇故事”。“哪有什么传奇,我的故事,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马慧娟说,这样的故事,在许许多多平凡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探析宁夏当代移民的历史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不可能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天的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2022-12-26 范文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850.html 1 我们的日子美着呢 35,8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