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探究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运用的新路径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6日   第 10 版)

本报记者 谢颖

民间文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间文艺版权研究,将对推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激活民间文艺版权价值、促进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发挥积极作用。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2022年度版权研究课题组近日举行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运用研讨会”上,多位专家从理论与实践不同角度出发,共同探究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运用的新路径。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研究员刘德伟表示,民间文艺的固有特征使该领域的版权保护工作特殊而复杂,需从概念层面厘清保护对象的内容、范围、特征,以奠定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的基础;同时在立法层面,平衡“源”的保护与“流”的创新发展是重中之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论述了民间文艺认定的三个维度:一是生活范式的表演状态,相关活动嵌入当地生活语境,完全出自生活节律和身体释放的需要;二是空间维度,民间文艺由一个特定群体在其原生表演场域上共同实现;三是时间维度,表演范式不断重复,这一与生俱来的机制保障了民间文艺的传承性。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宝林在总结发言中说,鉴于民间文艺的特殊性,相关的版权保护法规也应更具包容性。同时,注重区分民间文艺的精神权和财产权,注重区分原始状态、族群代代相传、一定公有领域下的民间文艺,与经过整理、传承人二次加工的民间色彩文艺作品,守好民间文艺源头,层次分明地开展版权保护工作。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以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扎实推进工作,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领域为全球展示中国范本。

2022-12-26 谢颖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868.html 1 探究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运用的新路径 35,8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