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海瑾
影视歌曲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式。优秀的影视歌曲因其明显的时代印记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第44期影视大讲堂以“技术变革时代电影的声音、影像与造型”为主题在线上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研究员金燕从影视主题曲的角度发表了学术观点。
金燕回顾总结了中国电影主题曲的发展历程,她认为,“十七年电影”(1949-1966)中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主题曲,比如《敖包相会》《山歌好比春江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这些经典歌曲多使用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描绘各民族生活场景的同时表现对新社会新生活的美好向往。这一阶段的电影不仅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更有大量的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作品,其主题曲充满了对先烈的崇高礼赞,如《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红梅赞》等。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歌曲不断涌现,如《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爱你中国》《大海啊故乡》《牡丹之歌》这样充满真诚热爱的咏叹,曲调轻快明朗,生机盎然,与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氛相呼应。
她表示,新时代影视歌曲风格更加多样化,已经涌现出令人耳熟能详的歌曲,《绒花》《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重用让老歌焕发出新的生命,《平凡之路》《只要平凡》等原创歌曲则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心声……这些时代之声,也许会成为下一个流传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