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人物

刘跃进:念兹在兹的师生之情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6日   第 12 版)

本报记者 郭海瑾

近日,“刘跃进先生《从师记》暨新时代学者散文研讨会”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以线上线下形式举办。《从师记》叙写作者求学从师的经历,抒发尊师崇师的情怀。刘跃进追忆与叶嘉莹、罗宗强、姜亮夫、曹道衡、傅璇琮、魏隐儒等良师益友长期交往的点点滴滴,彰扬俞平伯、王伯祥、吴世昌、吴晓铃等前辈学者的为人风范和学术业绩,定格了几代学人的渊博与风雅,字里行间充盈着浓郁的感念之情。

谈起《从师记》的创作过程,刘跃进说:我们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见证了所有的时代的苦难、艰辛、辉煌和梦想,内心充满着各种感动、感恩、感怀、感念、感慨。《从师记》只是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我们这一代人念兹在兹的感恩之情。

同时,在刘跃进看来,“学者散文”这一概念若能成立,它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学者撰写的散文,要有学术气息,真实可感,不做作、不矫情、不卖弄、不虚伪。他引用宋代张镃“学者须做有用文字,不可尽力虚言”的话语,以及清代顾炎武关于文章需有益于天下的主张来表达自己的文学取向。刘跃进表示,当代学人要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以这些人为榜样,用散文笔法叙写学术的艰辛和快乐,引导学术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走向民众,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作一点点微薄的贡献。

2022-12-26 郭海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873.html 1 刘跃进:念兹在兹的师生之情 35,8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