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新闻

芦咏莉:让每一位学生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7日   第 07 版)

本报记者 刘彤

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我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学校党委汇报参会过程、感受、学习心得。之后迅速投身到向老师、学生,以及校园外的同行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中。”提起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表示。

10月24日早上学校升旗仪式上,芦咏莉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同全体师生分享自己的参会感受,以及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对于6岁-12岁的小学生们来说,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他们听得懂?

“我参加了一个非常隆重、非常神圣的大会。这场大会给我们画出来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在这个光荣的代表群体里,有来自天安门的环卫工人,有来自‘毛泽东号’的机车司机,有快递小哥,有消防员,有建造火箭的院士,也有儿童医院里守护我们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我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具体到咱们学校,就是要让你们满意、家长满意、老师们满意,大家都能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学术水平。”……简单生动地讲述,结合生活里的感受和遇到的各种事情,播放党代表的宣传短片,这就是芦咏莉给孩子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方式。她希望孩子们能充分感知到中国共产党崇高伟大的形象,并认识到崇高和伟大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她还计划带着孩子们走近党代表们的工作环境,去体验劳动精神,去感受幸福生活的创造是每个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走出校园,芦咏莉也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传声筒”。在日前中国教育学会召开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上,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的芦咏莉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使命任务》的报告。芦咏莉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被定位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这些重要论述来看,教育应肩负起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基的重任,身为教育人,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从而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使命任务。

芦咏莉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求每一位教育人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把每一位学生装在心里,不能出现简单地区别对待,更不能以家庭背景、学生资质好坏来对学生进行人为区分,从而影响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是应怀揣一颗仁爱之心,全心全意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助力每一位学生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同样地,校长在办学时,也不能简单地跟着升学成绩走,而是应根据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办学,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直在探索改革做法。“比如,学校利用‘课后三点半’的时间,开设了‘学有余力’课程。该课程的设计是在不超纲的情况下,把同学们日常所学的碎片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再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们以结构化后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我们专门组建团队,在每学期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老师们集体备课,一起探索。”芦咏莉介绍,课程是一个套餐,孩子同时需要学习文学、历史、政治、新闻等组合成的人文素养课程,所有孩子都能体验这类课程,体验后如果喜欢便可以继续学习。

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芦咏莉已经撰写多篇关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学习体会文章,深刻阐述如何以高质量基础教育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芦咏莉看来,高质量教育直接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推进,既是全民所盼,也是举国所望。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基础教育具有“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奠基作用,承担着打好育人底色的重任。因此,基础教育事业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全面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正是基础教育人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中,向中国式现代化进军的重大任务和使命担当。

2022-12-27 刘彤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910.html 1 芦咏莉:让每一位学生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35,91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