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莹莹
12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主办的2022年上海慈善论坛在线举办。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探讨公益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功能作用,寻求促进公益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伴随慈善事业人人可为、人人乐为的社会氛围,一个现代慈善体系快速建立的崭新面貌已在眼前。”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钟燕群表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16个区代表处扎根社区,整合区内资源,健全街镇、村居工作网络,设立社区基金会,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同时上游的基金会和下游的基层慈善组织互为需求,通过加强合作,形成良好的公益行业生态链。
与此同时,一些慈善项目也在向社区基层倾斜。譬如,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未爱小屋”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赋能及心理关爱项目。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理事长白莉介绍,“未爱小屋”至今已嵌入上海8个区31个街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并在全国建成37个站点,为未成年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心理辅导等,护航他们健康成长。
“慈善的基础在社区,慈善的重点在用心。”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徐家良介绍,截至目前,上海已成立近90家社区基金会,承担发展社区公益事业、参与社区治理等功能。“慈善除了发挥面向困难群体的救助功能外,也应融入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基层慈善具有‘身边慈善’‘便民慈善’‘人人慈善’等多重特征。”他认为,基层慈善的生命力在于及时发现需求,关注基层的文化、体育、艺术、职业发展等,确保百姓获得感。
近年来“慈善+互联网”“慈善+金融”“慈善+社工”等汇聚爱心善意的慈善生态圈层出不穷。钟燕群提出,未来,慈善事业可以通过进一步与社区街镇、居委会等基层治理体系结合,加强民生领域互动合作,提供经常性的社会服务。在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同时,促进社区慈善的发展;在解决社会问题、激发社区活力和提高社区凝聚力等方面,尝试着走出一些创新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培林表示,要认真总结上海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经验,努力提炼出一些对促进全国慈善事业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制度框架和发展路径。
在主题研讨环节,来自京沪两地和政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学者交流分享了各自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包括乡村振兴、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第三次分配与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守护未成年人等主题。
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上海研究院签署了双边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国家和上海市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谋细研,开展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研究和专题项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