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周刊

华罗庚的爱国情怀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9日   第 11 版)

作者:刘兴尧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常州金坛的一个商业小家庭。华罗庚的父亲在当地开了一间杂货店,母亲是中国传统家庭的贤惠女子。华罗庚出生时,父亲已经40岁了,中年得子的夫妇俩十分欣慰,为了给儿子祝福,夫妻俩用当地人的习俗,将儿子扣在两个箩筐内。华罗庚的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仔细听来,“罗庚”与“箩筐”的读音比较相近。

华罗庚上小学时,有一次一个老师对新上任的老师介绍学校情况时,说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多数是笨蛋。这话深深刺痛了华罗庚的心,他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敬这位老师。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给大家:今有一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为几何?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华罗庚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23!”全班震惊,老师也点头称赞。从此他爱上了数学课。

1979年,华罗庚应邀到英国讲学。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女学者来到华罗庚面前敬酒,突然,她扬声问道:“华教授,您不为自己当初回国感到后悔吗?”面对这位女学者不友好的提问,华罗庚坚定而又礼貌地回答说:“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铿锵有力的回答掷地有声,爱国的挚情溢于言表。

这就是华罗庚,放弃了国外的优渥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参加建设,他的《统筹法》和《优选法》在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写给中国留美学生的一封信,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梁园虽好,不是久居之地,归去来兮!”

2022-12-29 刘兴尧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6051.html 1 华罗庚的爱国情怀 36,05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