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周刊

乡土昆曲在湘昆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1月05日   第 11 版)

雷克昌

明末清初,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从苏州传入湘南桂阳、嘉禾一带,与当地人民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相结合,并受祁剧和民间音乐的影响,形成艺术上有别于苏昆、京昆的流派——湘昆。

清同治、光绪年间,全国昆曲走向衰亡。但湘南桂阳一带,昆曲仍处鼎盛时期。然而好景不长,1927年,昆戏班在桂阳演出期间,被国民党政府以“严防奸宄”为名,封箱禁演。加之昆曲本身存在弱点,上座率急剧下降。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湘昆随着在湘南残存的最后一个昆班的解散而偃旗息鼓,昆曲艺人流向祁剧、湘剧戏班。

20余年后,部分昆曲艺人在桂阳组成祁剧园,但由于剧团本身行头破旧、行当不齐,致使观众反响冷淡,剧团经营暗淡。1951年,衡阳湘剧台班应邀到桂阳演出。演出结束后,桂阳县人民政府把台班留下来,在桂阳登记落户,与祁剧园合并成立桂阳前进湘剧团。1954年4月,嘉禾业余祁剧团派人到桂阳湘剧团请祁剧艺人教戏。桂阳祁剧演员到嘉禾后,扎根嘉禾,于同年7月20日成立嘉禾革新祁剧团。

1955年夏,嘉禾县人民政府文教科科长李沥青发现嘉禾县祁剧团内从桂阳过来的祁剧老艺人肖剑昆、肖云峰、匡升平等人会唱昆曲,遂着力组织发掘。李沥青相继整理改编上演了《三闯负荆》《武松杀嫂》等昆剧,一时享誉当地。濒临衰亡的湘昆剧种,在湘南嘉禾县这座古城获得了复兴和发展。

1957年,李沥青改编的昆剧《武松杀嫂》在湖南省会长沙演出获奖。戏剧家田汉看了演出后,称嘉禾县“发掘了湘昆这门古老剧种,真是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同年,戏剧大师梅兰芳听说嘉禾整理上演了昆剧时,十分高兴,提出要把湘昆剧种发掘出来,于是当地组织了一批老艺人,深入发掘、全面抢救湘昆。

同年,湖南省文化局拨款4000元,委托嘉禾县人民政府举办湘昆训练班,由时任副县长李沥青筹备。1957年12月招收十一二岁的小学员25名,开办了“嘉禾昆曲训练班”,于12月16日在城东义公祠正式开学,培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湘昆艺术人才。1959年,以嘉禾昆曲训练班人员为基础,组建了“郴州地区湘昆剧团”,1964年改为“湖南省昆剧团”,后改为“湖南昆剧团”,再后来又恢复称“湖南省昆剧团”。该团成为文化部重点保护的全国五大昆剧院团之一。

湘昆剧团的足迹遍及国内大中城市。1961年该团首次进京演出,广受好评。1986年第二次进京,与全国五大昆剧院团联袂献艺。《人民日报》刊登侧记《幽兰丛中春无限》说,雷子文演《醉打山门》,单腿“金鸡独立”十几分钟,模拟十八罗汉众生相,尤为当前舞台所罕见;张光富等的《见娘》工整规矩,湘音突兀,独现乡土昆曲之风韵。1987年底,该团再次进京参加全国昆剧抢救继承剧目汇报演出,王蒙、周巍峙和戏剧界专家看后同声赞扬说:“湘昆风格独树一帜”“昆剧少了湘昆不完整”。1988年1月,文化部推荐湘昆剧团进中南海演出《一天太守》,萧克、宋任穷、赵朴初、韩念龙、朱穆之、张平化等观看了演出,并合影留念。

1994年6月,在京举行的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中,湖南昆剧团参演的《游园》《挡马》《剪发》《痴梦》《出猎》《见娘》等折子戏,令首都观众为之倾倒。1997年11月27日,五大昆班赴台湾省参加“昆剧之美”戏剧演出活动,湘昆首次亮相台湾省,反响极为火爆。

湘昆能走出嘉禾、登上首都大舞台,是用智慧、汗水哺育出的一朵艺术奇葩。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湘昆作为中国昆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荣焉!

2023-01-05 雷克昌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6341.html 1 乡土昆曲在湘昆 36,34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