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调研

用科技点亮现代化建设之路

——四川省政协助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调研综述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1月09日   第 07 版)

调研组在西南交通大学调研 郭健 摄

调研组在四川大学调研 郭健 摄

调研组在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调研 郭健 摄

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郭健 刘瑞

党的二十大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四川省政府把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军民协同创新4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

党政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政协履职关注点就聚焦到哪里。2022年,四川省政协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部署作为重点课题,发动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深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围绕“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平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多个子课题开展调研,吃透情况,精准开方,为四川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

▶▶▶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在川渝两地共同努力下,川渝重大科技平台共建共享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逐步夯实,重点实验室共建共享加快推进。

2022年7月,省政协联合重庆市政协,组织川渝两地政协委员,就“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平台,促进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课题,进行深入调研。

联合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四川省宜宾市高新区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市科创中心、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宜宾极米光电有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地,通过实地走访、听取工作汇报、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宜宾在科研工作、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育引进、产学研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

针对成渝地区缺乏影响力大的科创平台、缺乏高水平的科研机构、缺乏专业化的孵化载体等问题,川渝两地政协委员围绕高标准建设西部科学城,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构建成渝中线科创大走廊,协同打造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创新发展带,打造区域科技资源整合的战略性平台等积极建言。四川省政协整理上报的《“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平台促进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调研报告》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

绵阳科技城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全国唯一科技城。助推绵阳科技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是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省政协调研组,深入绵阳科技城、相关高校院所进行实地调研,召开5次座谈会,听取委员、专家和相关方面建议意见200余人次。

“统筹推进科技城与‘成德眉资’一体化、天府大道科创走廊的规划建设,促进开放协同、合作发展”“协同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推动成渝绵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互动,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专题座谈会上,委员们对标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科技城的重大使命,从落实规划细化任务、整合资源强特色、攻坚克难抓改革、完善政策激活人才、健全机制抓保障5个方面提出建议近20条,不少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采纳。

▶▶▶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构筑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根据调研计划,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会同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成都、雅安、眉山等地,对全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情况展开实地调研。

“2021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大数据企业数量约占全国的4.5%,位列中西部第一。”调研中,委员们既看到了当前四川数字化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数字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数字化治理水平逐步提高的现状,也梳理出数字经济能级有待提升、数字经济区域发展失衡、数字活力尚未充分释放、数字要素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

省政协委员,眉山、德阳、绵阳等地的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从增强数字产业竞争优势,推动产业数字融合创新,构建因地制宜发展模式,激发数字技术创新活力,深化数字要素供给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整理形成的报告也得到省委高度评价。

说起电子信息产业,就绕不开半导体芯片产业。根据疫情实际情况,省政协探索创新,追求高效,将开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调研和督办年度重点提案《聚焦第三代半导体 提升我省芯片产业核心竞争力》融合进行。

委员们了解到,四川已将芯片产业纳入“16+1”重点领域之一的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并启动四川省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计划,在省级层面培育100户重点龙头企业。印发了《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加快培育建设成都芯谷等16个以集成电路产业为重点的特色园区。施行“天府学者”特聘专家制度,在全省设置200个左右“天府学者”特聘专家岗位,截至目前,已引进80余名高层次创新人才……

“一个多月来,大家肩并肩深入调研,面对面真诚交流,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提案方、民建四川省委会代表过方舟感言。

▶▶▶助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难题

“我们率先提出‘资源论’,并出台《无形资产管理办法》,用‘职务科技成果非资产化管理’突破了科技成果‘不敢转’这一桎梏,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小岗村’。”2022年10月,省政协“进一步发挥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势作用,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课题组在西南交大了解到的情况让人为之一振:仅四川省内,45家试点单位就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700余项,作价入股创办企业100余家,带动企业投资近100亿元。这一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经验也入选全国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并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推广。

委员们进一步提出,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础雄厚、人才济济、学科齐全和组织有序的综合优势,科学设计谋划科研院所区域空间布局,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高校和院所、高校院所和政府、高校院所和企业等合作机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委员们还建议,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积极探索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加强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奖励,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选人用人自主权,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同时,采取设置重要科研岗位、实施重点专项科研计划等方式公开招聘、吸引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人才来川创新创业;扶持优秀科研人才进入国家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促进拔尖人才、领军人才的成长。

2021年,四川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科创10条”)。省政协调研组深入泸州、宜宾、资阳等多个市(州)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园区,通过实地查看、召开企业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就“科创10条”的实施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调研组对各省直部门(单位)把“科创10条”细化为49项具体任务,明确16个责任单位,制定113条工作举措,列出27个细化配套文件,以“清单制+责任制”推动落地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也看到了各市(州)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具体举措。

针对“科创10条”落实中还存在的短板问题,调研组呼吁,设立省委科技工作委员会,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形成全省“一盘棋”推进科技创新的格局。并提出“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整合省、市科技金融资源,支持地方建立基金、项目、人才等科技金融资源库”“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积极探索‘先中试、后孵化’,加快建设新型中试研发平台”等建议。省委高度关注这些建议,指示相关部门研究吸纳。

“‘十四五’时期是四川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窗口期,2022年省政协组织围绕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展开的系列调研协商,既解决现实问题,又着眼长远发展,选题准、针对性强、成果丰硕,为我们下一步工作开展带来了不少启发。”多次参加省政协专题调研的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感言。

“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战略先导’放在重点任务之首,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统筹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省政协主席田向利提出,要持续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其精神实质,聚焦省委确定的重点任务,高质量履职尽责、建言献策,把学习成效体现到推进全省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来,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

2023-01-09 韩冬 郭健 刘瑞 ——四川省政协助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调研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6490.html 1 用科技点亮现代化建设之路 36,49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