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冬
2022年10月11日,参加四川省政协“进一步发挥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势作用,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专题调研的省政协委员们,走进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国高分子材料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徐僖院士的铜像矗立在大厅正中。
1921年出生的徐僖,先后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附中和重庆南开中学,并在1947年赴美国里海大学化学系留学。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怀着强烈的爱国心和创建中国人自己的塑料工业的梦想,毅然谢绝美国导师的一再挽留,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
在徐僖身上,有太多的“第一”和创造:他建成我国第一个塑料厂,编写了我国高分子材料专业第一本教科书、创建了最早的高分子研究所,并在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后改为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筹建了中国高等学校第一个塑料专业。徐僖一直重视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1978年开始,他就与石油部门合作成立油田化学品研究室,开创了高校和产业结合的科研创新方式。其后,他领导的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合办合作建设技术平台和装备平台,开创了高校技术转移的新途径,为开辟我国高分子材料事业打下坚实基础。他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塑料之父”和“学科领路人”。
在徐僖院士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内,用废旧箱子改成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唯一的现代化设备仅是一台老旧的微波炉。在徐僖的学生们的记忆中,老师只要不出差,每天早上8点准会出现在办公室里,埋头工作,几十年如一日。
徐僖院士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让委员们肃然起敬。
在实验室,专职博士后徐大伟正在与一位二年级博士生将白色颗粒倒入机器中,机器另一头的口模处缓慢地挤出塑料丝条。他们正在进行聚乙烯醇的熔融挤出造粒实验,聚乙烯醇是一种环境友好塑料,却不具有热塑加工的性能,而王琪院士团队目前正在研究的,就是解决聚乙烯醇热塑加工难题,并投入大规模生产。
由王琪院士牵头的“旋转挤出加工新技术及其在高性能塑料管制备中的应用”项目,获得2021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该技术使塑料管环向强度提高78%,裂纹引发时间延长了5倍,现已在给排水等工程中使用,各项性能指标都得到了用户认可。这一消息,也让委员们对该成果如何快速转换为产品的过程产生浓厚兴趣,大家纷纷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和实验室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
在科技成果陈列室内,最让委员们感兴趣的则是一台血液透析器。
“血液透析器是连接在透析机上使用的一次性产品,患者每周要透析3次。其核心材料一直由外国公司垄断。以前,国内没有自主研发的血液透析器,国外产品要上千元,是不折不扣的卡脖子技术。”熟悉内情的委员介绍,“该材料国产化后,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外产品也一下降到了200多元,造福了上百万中国患者。”
负责该项目的赵长生教授高兴地告诉委员们,他们团队的新目标是佩戴式“人工肾”。常规透析机有书柜大小,而佩戴式人工肾采用新材料及微型化技术,尺寸和重量大减,能像腰带一样穿在身上,患者使用时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这一研究成果也即将量产。
从1953年徐僖院士利用五棓子提取塑料,到如今攻克锂电池隔膜制备关键技术并打破国外垄断建成中国第一条规模生产线、国际首创胶乳法制备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及轮胎、制造首个国产人工肾血液透析器……这个小小的陈列室,不仅展示了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走过的70年,更浓缩了中国材料发展的70年艰苦历程。在以徐僖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目前,我国主要高分子材料品种已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部分材料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实现我国高分子产业的发展壮大?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所说,不仅要发展中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更要传承学习徐僖院士的科学事业和学术思想,让中国走在时代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