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财经周刊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破好题开好局

——访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1月17日   第 09 版)

本报记者 李元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主要任务,既是思想指引、又是行动指南,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2022年以来,面对更趋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各种超出预期的突发性因素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大局大势、直面风高浪急,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葛建团表示,特别是4个方面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一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稳定性与措施的灵活性并重,实现了以较低成本取得世界上最好防控成果。二是国内生产总值克服困难保持增长,在预计超过120万亿元的同时,保供稳价措施有力,控制价格涨幅在合理范围。三是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3.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使用外资金额等指标保持增长,1100万就业目标提前完成,稳增长系列政策有力有效。四是高技术产业投资、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等实现高速增长,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产业转型升级态势良好,国家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稳步提升。

同时,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容忽视。在葛建团看来,当前,虽然经济运行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宏观政策有空间、稳定经济有基础,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特别是党中央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存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更多增量政策“落地可期”。“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完全有能力改善内外部环境,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领航国家经济穿越风雨,实现总体回升。”葛建团如是说。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提出包括“质与量”“供与需”在内的“六个更好统筹”,准确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葛建团表示,会议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摆在突出位置,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五大政策,体现在经济发展各方面。以甘肃为例。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近30%。新能源装机规模占比达到50%、成为第一大电源。“双碳”政策体系逐步健全,产业侧各项重点任务落子布局、有序展开。钢铁、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破题之年。葛建团表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任务,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领域的支持力度”“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等要求,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为此,葛建团建议:一是强化源头防控,紧盯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主要源头,严把准入关口,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二是突出目标引领,研究建立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双碳”目标为导向的产业准入及退出清单制度,加快形成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三是增强创新供给,精准凝练重点行业技术需求,综合运用“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科研项目组织方式,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基础科学和机理研究,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与工程化,提升全产业链创新效率。四是发展绿色金融,强化金融机构“双碳”责任意识,加强绿色金融制度设计,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健全企业环境信息收集披露制度。发展和做强地方性、专业化绿色金融机构,培育发展专业性保险机构和绿色融资担保公司。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调动融资担保机构积极性,为绿色企业、项目提供增信支持。

此外,面对阶段性、突发性不利因素冲击,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站在市场主体角度,葛建团表示,做好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工作,要紧紧围绕“六个更好统筹”和“五大任务”,从政策、环境和内需三个方面入手,尽最快速度为企业着想,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举措,形成“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发展氛围。针对疫情流行期的影响,加强政策供给,合理延期或稳妥退出阶段性纾困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让利。提高地方政府重要商品价格调控能力水平,防范化解输入性通胀。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一视同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打造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复制推广经验做法。扩大地方政府担保基金规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各类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强化企业发展要素保障。

2023-01-17 李元丽 ——访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6941.html 1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破好题开好局 36,941 /enpproperty-->